

大多顾客都成捆的选购,将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
清晨六点半,天色稍暗,空气中沁着丝丝冷意,可沿着顺城南路从含光门到小南门的早市,却已有早起的菜贩忙着铺摊张罗。比起菜市场,早市无疑更加优惠,因此刚过七点,便有不少市民推车提篮赶来,在一卡车的芹菜、白菜,成堆的萝卜、大葱中细心挑选。短短半小时内,便有市民采购完毕。与往常一斤半斤的买法不同,大多顾客都成捆的选购,将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
上午八点半,某大型超市,无论是售卖特价萝卜的蔬菜区,还是鸡蛋、面粉的称量处,抢购的顾客都排成了长龙,推着的购物车中,还摆满了白糖、食用油甚至泡面、饼干。未到年关,为何大家购物如此疯狂,一定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告诉你吧,他们就是传说中的“海豚族”!
近期物价频频上涨,增大了古城市民的经济压力。为此,不少人开始精打细算,开始购买大量的生活用品与基础食材存储,这样海量囤积的市民,便被称为“海豚族”。经记者的走访观察,除了一向节俭的老年人外,“海豚族”中还有不少年轻力量。
蔬菜、食品价格走高,占据“海豚族”主体的中老年人往往趁着早市或超市特价大量购买萝卜、白菜等容易存储的新鲜蔬菜。一位老奶奶看到食用油在搞活动,一次性就买了三四桶回家。在东郊兴工路的粮油批发市场,不少市民为了省下十几元的差价,特地骑车运回数袋米面。除了食品,生活用品也是人们采购的重点,只要是经久耐用的,销量都不错。年轻的“海豚族”还有着更好的方法,上网团购、拼图:打折的职业装、特价的羽绒服、保暖衣,只要价钱优惠,款式大方,都可以一次多买点。说来,“海豚族”也算未雨绸缪,赶在更多物品涨价前提前做好应对,只是切勿买昏了头。就像专家提醒的那样,购物之前先想想自己的真实需求,看好物品的保质期限,千万别为了海囤而“海豚”,做一个聪明的“海豚族”,才能打赢这场钱包保卫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