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日前表示,《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包括“不能重蹈一些国家由于福利过度导致养懒汉这样一种覆辙”,这句话立即引起了网民的争议。
西方一些高福利国家也许确实存在“福利过度”问题,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时常捉襟见肘,并让极少数人躺在社会福利
上睡大觉、做懒汉。但这显然只是“那边的风景”,反观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什么“福利过度”,而是公民福利水平低下、福利保障四处漏风,在这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调查统计数据可作佐证。西方一些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公共福利政策,而我们呢?很多人“生不起”、“死不起”,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养不起老、买不起房……面对如此国情,你却说要防止“福利过度”,这无异于苦口婆心地劝告一个瘦骨嶙峋的人要注意节食、防止“三高”,让人产生强烈的“错位感”。这个“福利过度论”对于中国实在太超前,对于中国民众实在太奢侈。
基于国情现状,时下的问题不是公民福利支出让政府财政不堪重负,而是财政收入连年“飘红”,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在公民福利支出方面还显得过于小气。25日有报道称,社会救助法草案被否决,主要原因可能是考虑到国家财力难以承受。“救助”是一种最低层次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政府尚且难以做到,所谓“不要重蹈福利过度的覆辙”从何谈起?总不至于说,否决社会救助法草案也是为了防止 “养懒汉”吧?
社会保障部门是公民福利的建言者和代言者,更是福利政策的落实者和监管者,应该对公民福利贫弱现状有着更多、更深刻的体认,并时时不忘为提高公民福利待遇鼓与呼,甚至不惜站在本部门工作的立场去争政策、争资金、争权力,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担忧公民享受的福利政策太多、太优厚。从这个角度看,胡副部长的“福利过度论”,忧虑得真是过于超前了。晏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