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火之后的第三天,有关部门就公布了火灾发生的五条原因。其中披露,上海教师楼保温工程,经过了转包和分包。这看起来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许多出问题的工程,多数都存在着转包和分包,舆论也都一边倒地指摘这里面存在的寻租与腐败。但转包与分包,和事故发生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
如果这家公司转包的价格,约等于公开竞标的价格,那转包虽然是严重的腐败,却不一定构成事故的原因。因为最终施工的企业拿到的也是市场价。但也有一种可能,转包的价格低于公开竞价的结果。因为公开竞价会对企业的资格,施工的标准有一系列相对严格的规定,一些无法参与公开竞价的企业,愿意以更低的价格接手,但企业为了盈利,只能压低工程造价,降低施工标准,这就给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再来说说分包,分包其实是企业层面的分工,市场上如果有许多专业化的焊工队、泥瓦队,建筑企业根据工程的情况灵活雇用,这并非坏事。如果没有分包,企业的效率会大大降低。分包虽然没有错,但问题是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将这些分包的企业安全有效地组织在一起进行施工,这正是企业的价值所在。
据披露,上海大火的直接原因是电焊工的违章作业,他们都是建筑公司从大街上招来的散工,没有资质。火灾第二天,四名电焊工被拘留,舆论纷纷指责这是在寻找替罪羊。应该说,施工单位明知这些电焊工没有资质,还要雇用他们,在电焊施工过程中,又没有提供必要的防护,显然责任更大。但由此并不能证明,这些电焊工本身就没有责任。电焊作业是个危险程度较高的职业,和机动车的司机一样,无证驾驶一旦出现事故,免责是很难的。至于他们和雇主之间的责任划分,这是法院的事。如果一定要从法律上分析一下,引燃大火的电焊工在什么情况下仅仅需要承担最小的责任,我的观点是,施工方没有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电焊工提醒未被采纳,施工方在这种情况下强迫电焊工继续施工。这一切,还有赖于警方的调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作为最终的施工企业,他们或许是不愿意在市场上花高价雇用有资质的电焊工,或许是只能找到这些没有资质的散工。如果是前者,这家企业就该严惩。如果是后者,我们就该问:为什么如此缺乏专业化的电焊工?是无人给他们培训,还是即便考取证书之后在市场上劳动力的价格也没有区别?看看大街上的机动车司机,无证驾驶的很少,这是因为警察会随时查验驾驶证。一旦发现无证驾驶,处罚非常严格。但电焊工的资质谁在查验?劳动监察大队。他们也许会说,如果严格执法,现在工地上50%%以上的电焊作业都得停下来,怎么执法?果真如此,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个充满风险的、劣质的市场?
话说上海火灾之后,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消防大检查,检查的结果令人担忧,许多单位的消防通道平时都是大门紧锁,真要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但这些单位辩称,如果消防通道平时敞着门,防盗的成本又大大增加。一个有效的防火设计,在这样一个个现实的“理由”面前不得不后退了。再看看上海着火的那栋楼,消防通道里平日就堆放着居民的杂物,火灾发生时,这些杂物被引燃,导致消防通道里起了明火。在火灾之后指责灾民显得不厚道,但残酷的现实是,一个社会的风险,常常是每个环节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就好比机动车的事故率高,但在生活当中,许多人都热衷于找熟人花钱办驾驶证,而不愿意去驾校认认真真学习。
几天前,上海静安区失火的楼前,鲜花如海,几十万民众前往悼念死者,整个上海成为了一座伤城。58条生命的代价告诉我们,真要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政府可以考虑提供补贴,对目前的无资质的电焊工进行培训,让他们尽早成为合格的操作人员。从今以后,严格执法,没有资格的电焊工,一律不许施工,对企业的操作规程更要进行严格的监管,而我们大家,则要把停在小区消防通道上的私家车移开! (王志安 央视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