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姬娜 实习生 向西董怡)物价上涨,不少贫困大学生纷纷细算账,每月生活成本增加了260元左右。为了缓解压力,有的学生课余外出发传单,有的学生收集废瓶子,有的学生代两份家教……他们说,一方面希望物价能得到控制,一方面自己也会“开源节流”。
马同学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一名大四的学生,她每年的生活费来源基本上是学校给发的贫困助学金。迫于生活的压力,马同学想方设法省钱,她加了一个网购的QQ群,网购一些便宜的生活必需品,这样一个月能节省一部分开支。最近每个周末都在外面代家教,没课的时候就去发传单,增加一点收入。
贫困大学生小王告诉记者:“如今,我每个周末都去外面打工。晚上没事的话,我在学校操场捡点饮料瓶,平均一个月能卖60元左右,用这钱补贴生活费。”
西北政法大学的包同学也是一位贫困生,物价上涨的现实感让她在已经代了一份家教的情况下,再选择一份家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