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说明
调查由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开展。
采用统计学误差估计公式进行估算,本次调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将估计误差控制在3.2%。
本次调查中,《小康》列出了医改、房改、教改、食品安全、物价等29个项目,囊括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方方面面。
近年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
●注:2006年、2009年因故未做调查
排序2005年 2007年 2008年 2010年
1 医疗改革 医疗改革 医疗改革 物价2 环境保护 物价 食品安全 房价3 社会保障 房价 腐败问题 医疗改革4 腐败问题 贫富差距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5 食品安全 腐败问题 社会保障 教育改革6 教育收费 环境保护 住房改革 住房改革7 社会治安 社会保障 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8 房价 食品安全 教育改革 就业问题9 社会道德风气 就业问题 社会治安 收入分配改革10分配不公 社会治安 民主法治 腐败问题
其他关注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十大焦点问题”其实也反映出了民众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焦虑。
《小康》从2005年开始对“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进行跟踪调查。
纵观历年的焦点问题,可以看出中国老百姓这6年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焦虑之所在,也可以看出在这6年之中,哪些问题是国人心中社会发展的固症顽疾,哪些问题具有一时的紧迫性,以及哪些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始终“上榜”
医改、社保全民始终关注
医疗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仍将是“十二五”期间医疗改革的着力点。
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还很多。这些后顾之忧不解决,老百姓即使收入提高了,也过得不安稳,不敢消费。
食品安全: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在最基本的“吃”上,屡屡出问题,“地沟油”、“毒奶粉再现”、“小龙虾”、“金浩致癌”等事件,显得与大国身份极不相称。
“腐败”:一直是一个令国人深恶痛绝的问题。
■关注度提升
教改、收入分配改革愿望迫切
教育改革:2008年之前的调查中没有进入前十名,2008年位列第八,今年上升到第五。
陆杰华表示,上幼儿园难,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以及高校毕业生找工作困难等问题,已经让老百姓感觉到了教改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关注度在逐渐提高。
住房改革:在2005年调查时排位第十四,2007年升至第十一,2008年进入前十排位第六,今年仍然在第六的位置上。
在经历了房改过度依赖市场而忽视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后,群众的不满在累积,深化房改的呼声渐高。
就业问题:2005年也未进入前十,不过2007年就排名第九,2008年和今年分别排在第七和第八位。
这几年,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感受尤深。
收入分配改革:2008年,它的排位还在十名开外,位列第十三,今年就成为第九,上升了四个位次。这或可以反映出,中国老百姓对于收入分配改革的迫切愿望。
拆迁:2005年排名第二十八,2007年排名二十三,2008年排名第二十二,今年又上升了五个位次。
今年,拆迁继续书写着血色的历史。江西宜黄、山西太原古寨村……各地上演着不应该发生的悲剧。而新拆迁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自今年1月征求意见以来,目前还在研讨中。
■关注度下降
环保或是无能为力?
腐败:虽然仍位列前十,不过为历年最低,2008年,该问题曾排在第三。
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展示出了从未有过的力量,“白宫书记”张治安、“天价烟局长”周久耕等,都是率先被网络“揪出来”的,这都有助于增强群众反腐的信心。
环境保护:2005年排第二,2007年排第六,2008年排第四,可是到了2010年,却跌出了前十,排在第十二,这是自“十大焦点问题”调查开始以来,该项首次跌出前十。
无暇顾及,还是无能为力?其实,垃圾焚烧、气候变化、低碳发展,都是贯穿这一年的热点话题。
11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透露,“十二五”期间或开征环保税和碳税。或许,征税的消息一发出,关注度又会有所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