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15时 天气不错,训练中的范长杰感受阳光的温暖
11月9日傍晚,邵丹江在训练中拔脚怒射 11月15日16时 李玉上网听秦腔 11月9日18时 李玉摸着教练的腿,揣摩他的动作 11月9日 范长杰放学后一个人在教室读地理书 11月29日,缑阿乐在场地上单腿支撑,练习平衡性 11月9日傍晚,队员们练习带球过人
■本报记者 李晖 图/文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在西安市的一所学校里,6名双目失明的孩子在高兴地踢球,他们凭借灵敏的听力控球,组成了我省唯一一支盲人足球队
如何踢球 铃铛辨音
冬夜降临,天渐渐暗了下来。“射门!”随着一声喝令,一名孩子飞起一脚将足球踢到操场边的铁栏杆上,球反弹了回来,他迅速上去控制住球,盘带着返回操场中央。很难相信,这一连串干净利落的动作来自什么都看不见的盲童。
足球队教练张毅说:“这种光线下,正常人踢球都很困难,他们却没问题,因为他们在用耳朵踢球。”足球的里面有一个铃铛,队员靠铃铛发出的声音判断球的位置。队员们发出“喂——”的声音向队友提示自己的方位。射门时靠教练员在球门边敲击来提示。
正规的盲人足球场地上有1米左右高度的围栏,围栏可以在队员将球打在上面时提示球的方位。而在西安盲哑学校的操场上还没有专用的围栏,孩子们训练时就拿操场边的铁栏杆当围栏练习。
脱离“盲态”用耳当眼
李玉今年15岁,患有严重的青光眼,他大部分时间都戴着眼罩。11月15日,他吃完晚饭,带着球边向宿舍走,边练习控球。在校园里,他走路看上去像正常人一样。张教练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足球训练,以前走路要摸索着前进的孩子会渐渐脱离盲态,这为他们将来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11月27日,又是一个周末,12岁的缑阿乐在空荡荡的操场上独自练习。他的家在陕北富县,他在7岁时遭遇了车祸,原本光明的世界突然间一片漆黑。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坚强的他进入盲校开始学习盲文。
当问起缑阿乐如何从那场变故的打击中走出,腼腆的他说:“我梦想进国家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