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坡遗址
发现平民居住区
据老牛坡遗址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岳连建介绍,遗址位于西安市霸桥区燎原村,是一个以商文化堆积为主的大型文化遗址。本次发掘揭露灰坑219座,发现了很多商代半地穴式房子和20座小型商代墓葬。
岳连建说,20座商代墓葬中有随葬品的共5座,而且都是陶器,墓葬中没有发现葬具痕迹,大小仅仅能容一个人的身体,绝大多数墓葬也没有随葬品,这些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地位低下的手工业者、平民或者奴隶。
考古人员还发现3座比较有意思的遗存。其中一座坑内出土有较多的卜骨、人头骨和动物骨,还有一具完整的中年女性的骨架;一座坑中有一个完整马骨架;另一座坑的底部则布满大河卵石并且有两个柱洞。
西安老牛坡遗址是陕西规模最大一处商文化遗址,它也是商代在西部最大的一个文化根据地,通过这些房子,基本上可以确定,这里就是老牛坡遗址商代晚期平民、手工业者及低下人等的居住区。
西安蓝田仰韶文化晚期曾有强烈地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亚长介绍,西安市蓝田新街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为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共发现上述两期的房址3座、窑址9座、窖穴(灰坑)400座、灰沟33条以及驴骨坑1座,同时出土了大量生产工具、日用陶器以及装饰品和艺术品。
让考古学家兴奋的是在仰韶文化晚期发现的一座长方形房址,房址的居住面、灶圈和垫基土层整体都呈30度倾斜,其西北方向严重翘起,解剖地层后排除了自然沉降因素。
杨亚长说,遗址存在文化层断裂错位以及窖穴大块崩塌等迹象,还发现了地震时易出现的沙脉现象,钻探与地层剖面也都证实下层有细沙普遍存在。这些现象说明西安在仰韶晚期很可能发生过一次强烈的地震灾害,致使遗址遭到严重破坏。
专家分析,史前人类关于地震的历史记载晚而简略,这次仰韶文化晚期地震迹象的发现,将对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灾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