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温家宝赴河南调研旱情 走进麦田深处实地察看
http://news.hsw.cn    来源: 京华时报  2011-01-24 08:4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在山东菏泽市牡丹区,麦田因大旱龟裂(1月23日摄),市场担心减产会导致粮价上涨。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月22日,温家宝走进鹤壁市淇滨区钜桥万亩粮食高产核心示范区,实地察看旱情。新华社发

  1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河南鹤壁、安阳等地,深入麦田,走访农户,考察基层农业科研院所,与广大干部群众座谈,部署抗旱夺丰收工作。

  温家宝指出,我们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抗旱保丰收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抗连旱的思想,周密制定抗旱工作方案,尽快行动起来,坚决打好这场抗旱保丰收的硬仗。

  >>麦田深处

  用铲子扒开土壤仔细察看

  1月22日清晨,温家宝总理走进鹤壁市淇滨区钜桥万亩粮食高产核心示范区,实地察看旱情。示范区一眼望不到边,绿色在脚底向天边延伸。寒冷的空气里,麦苗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白霜。走到麦田深处,温家宝蹲下身子用铲子扒开表层土壤仔细察看墒情,只见表层土壤干旱,下面的墒情还不错。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郭天财,是这片示范区的首席专家。他对总理说,去年秋天这里下过一场透雨,地下墒情不错。但是,一冬没有雨雪,到现在100多天有效降雨不到3厘米,旱象严重,旱情正在持续加深。温家宝拔起一根麦苗,仔细地察看着叶片和根系,了解小麦生长状况。郭天财指着总理手中的麦苗说:“河南麦苗壮,六片叶十条根。高产示范区2010年小麦平均亩产达695公斤。

  要想再有好收成,就必须立足抗大旱、抗长旱,抗旱夺丰收。”温家宝赞同地点着头。

  麦田四周空旷,寒风劲吹,温家宝总理站在地里全不在意。他问道:“如果春节以后还没有下雪,这块麦田是不是就要浇第一遍水了?”郭天财点头称是。温家宝嘱咐道:“你们一定要做好准备。”温家宝又问道:“当前应该如何抓好春管这个关键环节?”郭天财不假思索地说出了“十六字诀”:“以浇为主,措施前移,分类指导,科学应对。”温家宝说:“你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郭天财刚刚在农业部参加了抗旱专家小组会。专家们认为,黄淮和华北冬麦区到2月中旬再没有降雨,旱情就会变得非常严重。现在就要做好抗旱浇地的准备。看到麦田四周水渠环绕,听说这里井水丰富,温家宝放心地点了点头。

  >>走访农户

  告诉村民日子会越来越好

  22日下午,寒风更猛,温家宝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安阳市滑县留固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园区。滑县是河南农业大县,留固镇的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有10万多亩,小麦单产600公斤以上。

  温家宝走进麦田察看灌溉设施。在麦地的一口机井旁,程新庄村党支部书记程新文说,目前示范园区已实现“一户一卡、一井一表”,从准备到刷卡出水只需要5分钟。温总理关心地询问农民浇水的成本,程新文说,用电浇一亩地花十几元,但供电不稳定,大部分时间还是用柴油机浇水,一亩成本25元左右。温家宝听后表示,应该保证用电,把浇地成本降下来。农民们接过话头说,还要把粮价提上来。总理笑着说:“我看‘中’。”农民们高兴地鼓起掌来。随后,温家宝又来到附近的温庄村,沿着村里的道路察看村容村貌,并到孔德卓家与村民们座谈,了解他们的收入、生产、医疗、教育等情况。

  他告诉村民们,今年国家要在农村办两件大事:一是要大力兴修水利,二是要进行新一轮农网改造。农民的日子会一年比一年好。

  >>部署抗旱

  绝不让群众没有水喝

  1月22日晚,温家宝在鹤壁主持召开抗旱工作座谈会。

  他指出:现在离开春很近了,农时紧。受旱地区要及早动手,科学安排,以抗旱为中心,强化技术保障、设施保障、资金保障、物资保障、组织保障,全面做好抗旱保丰收各项工作。一要尽快制定和实施抗旱保丰收的农业技术方案。根据不同的苗情、墒情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干旱的影响,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和顺利返青。二要抓紧检修水利设施,努力增加抗旱水源,全面做好春灌准备。三要加快抗旱资金投入,重点用于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四要抓紧抗旱物资的筹备,确保抗旱设备、材料的供给。五要重视解决好重旱区人畜饮水问题,绝不让一个群众没有水喝。六要加强抗旱工作领导,形成抗旱保丰收的合力。

  温家宝强调,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之策。搞好农田水利建设,要特别重视大中型灌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发展节水灌溉。他希望河南进一步加大抗旱保丰收力度,争取农业好收成。

  >>坦诚交流

  鼓励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

  1月22日上午,在考察了鹤壁淇滨区钜桥万亩粮食高产核心示范区后,温家宝来到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在这里,温总理同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有一段真切而坦诚的交流。

  今年74岁的程相文,戴着眼镜,满头银发。他既是农科院院长,也是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1963年从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到农科所工作,把一辈子都献给了玉米育种事业,无怨无悔。他有40个春节是在农科院设在海南的玉米育种基地里度过的。父母去世不在身边,爱人去世也不在身边。程相文的事迹和他对玉米育种事业的挚爱深深打动了总理。温家宝握着程相文的手说:“河南省的科技人员要向你学习。”稍微停顿一下,又加重语气说:“我也要向你学习!”

  温家宝接着说:“农业科技只有扎根基层,才能让农民受益。我们要更加重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在院所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要下真功夫。”

  程相文身边有一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其中不少是博士生和硕士生。温家宝对这些年轻人说:“搞农业科技在基层最有前途。你们的研究和农业种植直接结合,会出大成果。”

  要分别了,憨厚的程相文握着总理的手不愿松开。他说:“现在中国与外国在种子领域的竞争很激烈,我很着急。我还要向您提一个建议,要建立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创新基地,培育和推广更多的优质玉米种子。”

  随行的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告诉老程:总理十分关心农业育种问题。按照总理要求,农业部正在制定加快种子产业发展的措施,其中就包括种子基地建设。

  温家宝拍着老程的手说:“您的建议很好!我们要研究一下在原有基础上再扩大建立小麦和玉米种子基地的建设。”

  料峭寒风中,程相文和鹤壁农业科学院的职工们挥手与温家宝总理道别。温总理与程相文的对话,以及对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勉励,为他们在寒冬中送来温暖和进一步发展农业科技的信心。

  乘车返回鹤壁市区途中,温家宝对当地负责同志说,我给浚单系列的玉米种子起一个新名字,叫“永优”。我要手书出来,送给老程。

  当程相文得知这一消息后,既万分高兴又感到重任在肩。他明白总理的深意:我们培育的种子品质要永远优秀,在与外国种子的竞争中永远保持优势。程相文说,为了总理的这份重托,我会更加努力……(据新华社电)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