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发改委查实家乐福存在价格欺诈 披露四种手段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京报  2011-01-27 08:5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 专家观点

  先提价再打折“属行业潜规则

  针对发改委指家乐福等超市存在的价格欺诈行为,北京商业联合会理事、北京供货商联盟主任姚文华昨天表示,“这些属于行业潜规则。”

  姚文华表示,发改委定义的超市“虚构原价”,也就是先提高商品原价,再打折促销,这种手段在行业中普遍存在。至于,以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以及商超不履行价格承诺,这种行为在行业中也是存在的。

  “不少超市都曾经用这些方法对顾客进行长期欺诈,可以说是行业潜规则。只有极少数细心的顾客能够在事后发现并找回来。” 姚文华说,而超市方面通常以“这是工作上的疏忽”或者“未及时更改价签”为由做出解释,并通过道歉、赠送礼品等方式来善后。

  姚文华建议,有关部门应建立长期且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而不只是一时的抽检。

  “价格欺诈是不诚信的表现”

  行业资深营销策划专家穆峰昨天表示,如果超市商品的实际结算价高于价签标价是一个普遍现象,那么这里面一定存在人为的因素,但如果只是个别商品出现这种情况,那有可能是系统仍未更新。

  而对于误导性价格标示,比如销售价格为138元,价签用大号字体标示“13”,用小号字体标示“8.0”,穆峰说,这是商家一种为了多销售的“技巧”,这种现象在出租柜台上比较普遍。

  穆峰认为,发改委这次对家乐福等超市做出处罚,可能也与零供矛盾有一定的关系。“家乐福与康师傅之间的零供关系事件,不仅是厂商之间的矛盾,也损害到了消费者的利益。”

  穆峰说,“家乐福、沃尔玛这种零售业巨头对于中小供应商的克扣已经非常严重。如果在销售时采取价格欺诈行为,是违反商业道德的不诚信的表现。” 

  (范旭光)

  ■ 消费者说

  “虚构价格其他超市也存在”

  昨日,在家乐福国展店,购物的人流依旧熙熙攘攘。

  对于虚构价格一事,昨日一位刚结完账的消费者说,之前并未注意过,多是看到打折优惠就买了,结账时很少逐个去核对。

  另一消费者昨日反映,不仅仅是家乐福、沃尔玛,虚构价格的事情在其他商超也存在。该消费者说:“有次在某超市购物,标价十几块的东西,结账时变成二十几块。发现后跟收银员说,收银员说可能是拿错了,于是退货。”

  消费者王先生说,“有次在商场买鞋,一双鞋特价199元,结账时变成289元。跟对方交涉,对方称扫出来多少就是多少,以扫描价格为准。那么大的价签标的199元,标多少钱就要按多少钱卖。对方请示领导后,按特价卖给我了。”

  “其实这事挺普遍,整顿一下非常有必要。尤其是超市,长长的结账单,要看清记清某件商品有没有两套价格,是很难的……”昨日有消费者说。

  据央广《经济之声》报道,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家乐福姚家园店有消费者表示,购买了一条腰带,看到的价签是40多元,但付款时却是69元;另一个消费者反映,买了两个小勺,超市里看的价格是4.3元,但付款时小票打出来却是7.8元。

  (李静)

  ■ 网上调查

  网友签名抗议价格欺诈行为

  本报讯 (记者钟晶晶)截至昨日下午5时,在凤凰网的《家乐福中国乱象》专题上签名抗议家乐福违规的人数已达12243人。

  统计显示,签名的网友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安徽等18个省市,其中北京人数最多,其次为广东、江苏和上海。

  在发改委发布查处家乐福价格欺诈行为后,有网友认为对于家乐福的欺诈行为政府终于出手了,有的则认为家乐福的招术是很多大卖场都有的情况,相关部门需长期监督,严厉打击价格欺诈行为。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