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人春节里的幸福烦恼 情谊厚了钱包瘪了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日报  2011-02-04 11:3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过年了,大街小巷都挂起了红灯笼,喜庆的年味也在家家户户弥漫开来。对于在外辛苦工作的人来说,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无疑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然而,最近一段时间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除了喜悦祥和的温馨气氛之外,春节似乎也让人们增添了许多新的烦恼。

  愁花销

  情谊厚了 钱包瘪了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就意味着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能够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团聚,还能去拜访久未见面的亲朋好友。春节期间,在走亲访友时互赠礼品,给孩子们派发压岁钱,都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礼品价格的上涨和压岁钱“价码”的连年上升,过年的花销也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甜蜜的痛”。

  谈起春节回家,27岁的小岳用“又想又怕”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小岳的老家在河南,今年是她在西安工作的第二年。说到过年的花销,小岳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西安到郑州的高铁票价是240元,再加上到了郑州后转车的费用,一来一回至少要500多元。”既然是春节回家,当然不能两手空空,带些礼物给父母是必不可少的:“我平时忙于工作,一年到头也回去不了几趟,过年回家当然要好好孝敬二老。”春节还没到,小岳就早早地给父亲买了两条咱陕西的“好猫”烟,给妈妈买了一件羊毛衫,还给两个弟弟分别买了新衣服:“两条烟400元左右,是用单位发的超市卡买的,衣服就只能掏现金了,三件加起来总共花了1000元。”除了准备礼物之外,小岳还给父母包了1000元的大红包,并给奶奶和姥姥家也分别准备了500元:“老人家成天念叨着我这个孙女,过年回家当然得有所表示。”另外,小岳家里的几位表哥表姐,也都分别有了孩子:“过年的家庭聚会上,小侄子、小外甥们都来给我拜年,哪能不给孩子派发压岁钱呢?”小岳说,按照每个孩子200元计算,自己又增加了六七百元的开销。“这样算下来,过年回一次家,至少要花掉四五千元。如果再赶上过年期间同学聚会或朋友结婚生子,花销就更大了。”这样的花费对于月薪两千多元的小岳来说,的确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每到过年前,我的银行卡里大半年的积蓄就被自己取得精光。等过完年回到西安,还有上半年的房租要交,恐怕到时候得向同事借钱周转了。”但即便如此,小岳依然义无反顾:“父母就我这一个女儿,两位老人一年到头,就是盼着我能回家和他们团聚,我当然不能因为经济上的紧张而让家人失望。虽然春节回家的花销大了一点,但能让家人感受到团圆的幸福快乐,我就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愁逼婚

  相亲让我变成“恐归族”

  就在过年花费让人们的钱袋倍感压力的同时,很多未婚的青年们还另有着一番苦恼。陈霄是西安一所专科学校的老师,家在渭南。与那些年三十前一天还忙于工作的上班族不同的是,早在1月20日前后,陈霄所在的学校就放了寒假,这让她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艳羡不已,但陈霄却没有因此而感到丝毫高兴。

  “自从我参加工作那一年开始,过年回家的聚会就成了我的‘相亲会’。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给我介绍男朋友。其实我现阶段还不想谈恋爱,但家人的一番美意又不好拒绝。”因此,在别人千方百计想办法早点回家时,陈霄却以各种理由拖延回家的时间,在父母的百般催促下,1月25日,陈霄才回到家中,一进门,父亲就向她提醒道:“过年期间你的表姐和表弟都要结婚,你要和我们一起去参加婚礼。”陈霄坦言,虽然没有明说,但父亲的言下之意无非是“你表弟都结婚了,你怎么还没有着落”。紧接着,在到家后的第二天,舅妈就给陈霄安排好了回家后的第一场相亲。虽然并不情愿,但陈霄还是按时赴了约:“如果不去,父母肯定要唠叨上一整天。”陈霄无奈地告诉记者,春节前的这十来天,自己肯定要在奔赴各种相亲约会中度过了。

 [1] [2] 下一页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