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新闻联播》记者 谢楠 延安台 杨晓翔 高胜利)延安市宝塔区新茂台村是陕北地区典型的拐沟村,由于山大沟深,这里曾经是出了名的穷村,近几年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山地苹果”,村民鼓起了钱袋子。春节期间,记者前往这个“苹果村”,感受果农们的新生活。
来到新茂台村,两排整齐漂亮的新房在四面黄土的拐沟山坳里格外醒目。走进苹果种植大户张德仁家,正月里前来拜年、串门的亲戚已经坐满屋。去年老张家的苹果喜获丰收,30亩苹果,给他赚回了近20万元的钞票,乐的老张合不拢嘴。
延安市宝塔区新茂台村村民张德仁:老人、孩子、结婚媳妇,(房子)全是苹果挣来的,没有打工挣的一分钱。
几年前镇里号召群众种山地苹果,刚开始还有人想不通,现在尝到甜头了,原来每亩只能收入200元的山地,如今收入达到了五六千元,许多乡亲盖起了新房、买了车,还供起了大学生。
延安市宝塔区新茂台村村民闫彩富:儿子大学毕业了,去年给买了辆小汽车花了八九万。
记者:在延安市宝塔区实施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去年老张他家也顺利的搬进了属于自己的二层小洋楼,在城市中像这样的户型就相当于联体别墅,我们看到在这100多平米的房子里,这边是洗手间,自来水、浴霸、座便器这些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而这边是孩子的卧室,这边是主卧,在客厅里电视、沙发这样时尚现代的家具也是样样都有。
延安市宝塔区新茂台村村民张德仁:房子装修就是7到8万,再下来买家具配套的下来就是3万多,一共得10万多。过去想都不敢想。我的一切都离不开苹果。
按照陕北的风俗“正月十五不过、不下地”,可老张吃过中午饭就带着儿孙们上山了。
记者:现在在宝塔区柳林镇的所有山地果园都通上了这样的生产道路,果农和果商直接开着汽车就可以到果园,我身后就是老张家的30亩果园,今年他家又承包了20亩山地,想把自己的果园面积扩充到50亩。
老张的儿子张彦斌:下一步把我的新园子一建,我就全部雇人,搞成产业化的形式,这就成了一个绿色工厂。
老张的儿子张彦斌,有着比老张更大的抱负,他的下一步计划就是走出去,充分了解苹果的市场信息,把村里的苹果集中收购起来,卖到更远的地方,让“延安山地苹果”的品牌更响亮,为乡亲们赚回更多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