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1时许,西安市文艺北路劳务市场外的马路边,聚集了大约200名找工作的农民工 本报记者 闫文青 摄
华商网-华商报讯(记者 要露滋)正月初七,在西安市边东街开理发店的郭女士就已开始发愁。“年前招的理发师,月薪给到4000元了,还没留住人。店里的伙计回家过年,到现在没一个回来,年后初六开的门,只有我一个人撑着。”
昨日下午1时许,在郭女士店里,顾客已经不少。但所有的洗剪吹烫染,都只能过她一人的手。“年后才开了一天门,就快累死了,都是老顾客,也不能不接待。”郭女士一边忙碌一边说,现在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能出来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能吃苦耐劳的就更少了。“我们这行门槛比较低,年轻人把技术学好了,就想着自己开店去了,不再满足替别人打工。我开理发店20年,给理发师的工资翻了十几倍,但从没像现在这样为招人而担忧过。”郭女士叹息道。
初四恢复营业后,在含光路开茶社的武先生就打出招聘厨师和服务员的启事,可几天来只有一人进店过问。昨日武先生说,明显感到今年的人比往年难招了。往年,他们店里的服务生基本都是西安市城中村的孩子,这几年随着城中村改造加快,很多城中村家庭有了钱后,给孩子出资做生意,不愿意孩子再出来打工受苦。
昨日下午,友谊东路的一家饭店,21岁的咸阳女孩小莫刚从店里应聘出来。“他们说包吃包住1000元,我觉得工资有点低了。去年我在福建打工,也是餐厅服务员,每月工资是1600元。我也没说不来,先考虑一下吧,我希望他们能再加点工资。”
农民工进城推迟 劳务市场有冷有热
昨天,记者走访了市区内的四个劳务市场,发现西安劳务供求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在位于纱厂路口的太华路劳务市场,到这里找工作的农民工很少,加在一起也不足十个人。据马路对面一家公司的保安讲,平时这里人挺多的,数量常维持在百人左右,“可能是今年天冷的原因吧,农民工进城的时间好像推迟了。”
碑林区人力资源市场的工作人员似乎也有同感,“我们今天第一天上班就有8家单位登记要人了,岗位总数有200多呢,可一上午来应聘的只有三四十个人。”
昨日下午1时许,西安市文艺北路劳务市场外的马路边,聚集了大约200多名找工作的农民工。据文艺北路劳务市场工作人员讲,每年初六到正月二十左右,过完年进城找工作的人最多,“但来这儿的百分之八十是厨师,竞争性较强,找到工作并不容易。”
下午2时30分,丈八路人力资源市场的大厅内,三四十名农民工几人围着火炉,边烤火边聊天。“我是干电焊的,在这一个上午了,还没见一个雇主呢。”农民工付晓军说,现在到市场上找活干的,40岁左右的人居多,这些人没有文化,只能干些力气活。20岁左右的年轻人都愿意出去学点技术,赚钱是其次的。本报记者 闫文青 要露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