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家乐福等为避免价格欺诈嫌疑取消促销价签(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京报  2011-02-11 16:0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1月27日晚,家乐福福州宝龙店内的价格热线告示。当日,家乐福发表声明,正式向消费者致歉。郑帅 摄

  据新华社电 家乐福、沃尔玛超市“价格欺诈事件”引发的余波未平。春节期间,各大超市促销、打折海报少了,不少超市不再使用促销价等标签,只标一个价格避免欺诈嫌疑。而一些顾客也变得小心翼翼,结完账都会仔细查看手中的小票。超市正集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公信力挑战。

  现场

  售货员改价签避免“麻烦”

  2月3日上午,记者在重庆北滨路永辉超市看到,一位售货员正在清理价格标签,将原来写着“原价9.9,现价8.9”的黄色标签取下,新的白色标价签仅注明价格8.9元。这位售货员告诉记者:“接到上面通知说,标价签上都不允许写促销活动等内容,只标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就标多少。”

  记者在家乐福超市上海联洋店看到,商品标价签的颜色已从原先的黄、白两色改为白色,标签上也不再像往常那样标注“促销价”“原价”等,只有一个固定价格。工作人员表示,这是超市统一要求更改的,目的是“避免顾客误解,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影响

  “价签事件”致客流下降1/3

  涉嫌价格欺诈事件一度导致相关超市的客流和销售下滑。家乐福上海联洋店店长何国良表示,春节长假,尤其是除夕的前几天是顾客采购年货的高峰时段,由于受到涉嫌价格欺诈事件的影响,超市的客流量比往常减少了大约1/3。

  经常到这家超市购物的消费者季磊表示,“家乐福超市离我家最近,买东西很方便,实际上我们不大可能为了这件事多走几公里路,去其他的大卖场采购,只能多留个心眼,仔细核对收银条。”

  赔偿

  欺诈行为至少应“退一赔一”

  重庆部分零售企业负责人表示,部分商品价签与结算价不符的情况,在各家商场确实存在,主要原因是未按规定流程操作、内部监督不到位等。

  重庆市消委会有关负责人认为,对于消费者的赔偿应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构成欺诈消费行为的应“退一赔一”。对欺诈事件中提出的“五倍差额退赔”规定,各企业赔偿额不应当低于退一赔一规定。

  专家观点

  “超市欺诈冲击道德底线”

  重庆市消委会秘书长刘明生说,此类违法经营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消费者对大型超市的信任危机。

  “价格欺诈事件,暴露的其实是我国零售行业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病。”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说,希望整个零售行业都能把这一事件当作一记响亮的警钟,正本清源。

  一些大型超市连锁企业负责人表示,涉嫌价格欺诈的行为直接冲击超市经营业务的“道德底线”,对整个行业构成了潜在危机。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新华社称对家乐福等价格欺诈行为处罚不够狠   11-01-31 10:54
·北京顾客遇家乐福欺诈收费 退款时与保安冲突   11-01-31 08:39
·家乐福八家门店分别被罚50万 系处罚上限   11-01-31 07:56
·家乐福致歉并不值得消费者高兴   11-01-30 10:2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