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保洁员万余名 可供休息的道班房仅百余个(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2-14 03:2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张师傅说,实在是没地方避风雨才搭了这个窝棚

保洁员们搭起的窝棚形式各异,虽说简陋,但能避点风雪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叶原 摄

  保洁员成天风吹雨淋甚至风餐露宿,而在有些路段,却连歇脚的地儿也没有。自去年冬天以来,在西安长安区的子午大道十字以西的西部大道,3公里路上,保洁员临时歇脚的各种棚子就搭了近10个,最小的棚子还不足2平方米,保洁员蜷缩着避风休息。

  据了解,西安保洁人员目前已达万余名,但可供他们休息的道班房建设相对滞后,绝大多数保洁员工作之余无处歇脚,保洁员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闹心:司机会把窝棚当厕所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西部大道时,阵阵冷风吹来,而马路边不时可见一个个大小不同的棚子。几名身着统一服装的保洁员清扫完一轮马路后,便朝着这些小棚子走去。“没办法,实在是太冷了,前段时间大家才搭起这些棚子,遮遮风。”一名62岁的张姓保洁员说,“长安区市容园林局经常派人检查,并说在马路边搭棚子影响环境,让尽快拆除。我们也知道搭这些不雅观,可一到秋冬,就不得不淋雨受冻。”

  记者从子午大道与西部大道十字沿西部大道一路西行发现,马路两侧临时搭建起来的棚子各式各样,大都是用几根木头撑起来,再用色彩不一的彩条布、泡沫塑料或石棉瓦搭建。临时棚子大都约两米宽,高不足两米。棚子里,除摆放着破旧不堪的椅子和扫帚外,基本无他物。

  马路南侧地头一间“最为豪华”的棚子三面有墙,以前曾是村民建起的看园子的小房子,废弃多年已无屋顶,保洁员便找来几张破旧的彩条布,搭了顶。

  一走进这间窝棚,记者就闻到一股怪味,这才发现窝棚内竖立着一个纸板,上面写着:“在次(此)大小便者罚款壹百元”。

  “有些司机内急,他们会把窝棚当成厕所……”一保洁员说。

  无奈:“最怕的就是雨雪天气”

  与这间“豪华窝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西部大道北侧的一排压弯了腰的小树之间,一个面积不足2平方米的棚子异常简陋,棚子的骨架是几根扫帚棍,只有几十厘米高,里面仅放着个坐垫。记者钻进去后根本直不起身子,只听见外面风呼呼地吹着。

  据了解,子午大道至西部大道西口,共有22名保洁员清扫马路,保洁员大都是附近村民,每天中午,都会回家到下午再赶来。这些棚子就是他们搭建起来的避风棚。“去年,市容部门给我们涨了几次工资,到去年下半年以后,月工资已由最初的500元涨到了760元。我们每天早晨6点30分上岗到晚上6点下班,其间,上午11点至下午1点30分是吃饭和休息时间。”保洁员张师傅说,但遇到有抛撒建筑垃圾和除雪排积水等情况,工作时间就得延长。“现在每人每天的保洁区域是280米。最怕雨雪天气,休息的时候无处可去。”一保洁员说。“天气渐渐暖和后,我们也就拆掉这些棚子了。”一保洁员说。昨日下午,记者欲联系长安区市容园林局,但因逢周末,对方电话无人接听。

  调查:至少需840个道班房

  据了解,到去年下半年,西安共建有保洁员道班房130座,保洁人员1.3万多名,负责全市1407条大街小巷保洁任务。按国家相关规定,城市每万人至少要设置一个道班房,西安按照840万人口来计算,至少要设置840个道班房。“我们这里的道班房里没有电也没有水,就连椅子也是捡回来的。”昨日下午,记者在五岳庙门街采访时,保洁员孙师傅说。这是一个简易房,面积约5平方米,里面堆放着许多捡回来的燃放后的烟花和一些扫帚。

  孙师傅和丈夫系长安鸣犊人,现在负责打扫这条街道。“下雨后大家没有别的地方避雨,就会来这里,最多时房里能站十几个人。”孙师傅说。

  心愿:保洁员都有地方歇脚

  “可供保洁员休息的地方确实很少,而且,上面也不允许工作期间休息,只是遇到冷天时日子难过。”下午2时许,两名女保洁员正在小南门外休憩,她们称是碑林区南院门街办的保洁员,虽然附近就有道班房,但几乎不会去。“我们真希望能有个统一的地方,让保洁员们歇个脚,这样,大家还能一起交流。”这名保洁员说。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已在灞桥区建起了可供100名保洁员居住、生活的保洁员公寓。有关部门要求,每个街道至少建立一个保洁员道班房,定期对保洁员进行文化、卫生知识培训;每年组织保洁员进行一次体检,解决保洁员洗澡难问题。本报记者 刘俊锋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