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民对一月份电费的质疑,让电费不透明、第三方检测机构缺位等问题被推至台前。
时代周报记者 韩玮 实习生 王维 发自上海
“中国移动每月都有账单明细,可电费单上怎么就只有一个数字?而且,是一个我看着都‘忐忑’的数字。”2月22日,家住上海长宁区新华公寓的张顺最终还是去交了电费,心情一如时下正流行的龚琳娜演唱的神曲。
张顺的电费发票存根显示,2011年1月6日-2月9日,其需要缴付的电费金额为190.5元,而前两个月,这一数值仅为58.4元和62.5元。事实上,2月中旬以来,上海知名社区网站篱笆网、宽带山等网站上,不断有网友自爆与张顺一样的遭遇:1月电费较往常翻番,甚至翻几番。
然而,电费疑义被提出后,上海市电力公司立即澄清,认为天气寒冷,用电量剧增是电费暴涨的主要原因,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追踪调查也佐证了这一观点。只是,这些并不能让公众信服,电费不透明、第三方检测机构缺位等问题被推至台前。
电费悬疑
2月15日中午,捏着一张大团结出门的张顺准备先去底楼信箱里取出电费账单,缴完费后顺便用余钱买些菜。临行时,他从电视中看到一条消息,1月份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当日公布,较去年同月上涨4.9%,再创新高。
“难道电价也跟着CPI一起涨了?”乍看账单,张顺非常疑惑,家中只有自己与妻子两人,近期使用较多的是一台900瓦的电暖器,但每天最多运转四五个小时,其余电器一如往昔。而这显然不能解释近130元的电费增幅。
由于带钱不多,张顺折回家中,发现沪上电费已被微博和各大论坛热议。网友“玲玲大人o0”甚至晒出天价账单,账面显示,其12月电费为73.4元,而1月的数值飙升至52824.3元,“涨幅”接近720倍。
目前,上海电价并未上调,依然按照“峰段0.617元,谷段0.307元”收费。而与电费一起高涨的是上海市1月份的全市用电量。根据上海电力部门提供的数据,2010年12月16日,全市最高用电负荷为1987万千瓦,而2011年1月20日已升至2200万千瓦。此外,今年1月份,上海全月居民用电比去年12月环比增加40%,创冬季用电最高纪录。在上海电力营销部副主任盛明看来,34年来最冷的1月催高了沪上电费。
“过去的电表不比现在,那时,如果用电量很小,电表就会停转,因而常常有人钻空偷电,现在的智能电表非常灵敏,即便是电器待机,也会准确记录。不少市民觉得自己用电不多,但实际电量却超出了期望,这只是心理作用。”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时代周报。
事实上,不少遭遇电费暴涨的网友自爆,不久前曾更换电表,而上海市质监局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新电表与老电表在“最小启动值”上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试验,如果只使用一只功率在3瓦以下的电灯泡,老式的机械电表可能停转,而新装的电子式电表将丝毫不差。
不过,在未曾换用电表的张顺看来,这些解释不足以服众,尤其当1月15日,上海市电力公司确认网友“玲玲大人o0”的天价电费系抄见电量数值打印错误致使账单出错后,他更加确信,电费高涨,必有猫腻。
众说纷纭
然而,究竟问题在哪里,张顺自己也说不清,而网民集思广益,猜想不断。首先,电压说。此种猜测认为,我国的正常电网电压应为220V,但电器可以承受的电压上限为264V。因此,如果电网调高电压,那么,虽然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但短期内仍可正常工作,与此同时,用电量将大幅上升。
与之相近的分析是“电网说”。因为,随着上海“电费门”愈演愈烈,浙江嘉兴、杭州、台州等地也相继爆出电费疑义,部分网民认为,这些地区均由华东电网有限公司管理,该垄断国企可能是始作俑者。
此外,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经网友推断,电力公司还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手段达到提高电费、促进增收的目的。第一、将年度损耗转嫁给用户;第二、通过远程程序,人为操纵电表读数或者在新表安装前,调快其计量设置;第三、延长峰段跨度,缩短谷段时间。
“这些猜测,基本上都站不住脚。”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首先,电力公司不存在创收动机,其本身不过是替国家收费,收多收少都进不了自己口袋。其次,如果有居民发现电压超标,这将是一起电力事故,居民完全有权利要求电力部门进行调查。第三,目前已安装的电表都经由国家电网公司统一招标、统一采购,基本上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据时代周报了解,2月9日-16日,上海市电能表强检站已累计受理“疑义”电能表申请检定数750只,已检定222只,仅6只不合格,其中,涉及计量不准的只有1例,而且是少计量引起的少收费问题。
尽管张顺手头的电费账单,其背后有着政府质监部门的背书和国有电力公司的澄清,但他的疑虑依旧未被打消。“以电表为例,它安装前必须通过上海市电能表强检站的检定,而当市民对电费产生质疑时,负责检测电表的还是同一部门,此种检测如何叫人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