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反对特定人群节日的风潮。前些年,就有人因忧虑师德师风的局部垮塌,担心“教师节”变成“收礼节”,建议取消“教师节”。而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以经营话题炒作著称的80后作家张一一,又祭出了“取消三八妇女节”的论调。据说此倡议赢得了男性网友们的空前支持,给予了强有力的声援。
按照反对者的思维,认为女性的地位现在已大大提高,尤其在家庭生活中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女性和男性早已角色互换,“三八妇女节”无论在本质上还是源头上都“已无存在的必要”。对此论调,我认为实际上并未理解妇女节的实质,而“四八夫男节”的倡议,更似矫情的无病呻吟。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设立初衷在于加强妇女的团结、提高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取消妇女节的倡议,正是对妇女节意义的理解发生了偏差。因为,所谓妇女团结,并不是为了与男性世界抗争,而是与社会的男女权利不公平现象抗争,针对的是女性遭歧视的社会现象。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并不是意味着女人要站在男人的肩膀上,把男女两个性别群体的地位对立起来。
随着社会的文明开放,重男轻女的观念也日渐失去了它的观念市场。男女平等,并不是对男性群体的要求,而是对社会的要求。要实现男女平等,就目前的女性权力现状而言,应该是尽可能地让女性享受和男性同等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并不是靠男性意志的改变和权利的让渡所获得,而是要依靠社会公平来实现。
至于 “妇女在家庭中处于绝对领导地位”,这只是一个家庭情感上的命题,不能扩大成社会问题。应该说,女性家庭地位的上升,首先得益于权利环境的改变,女性在社会的地位得以上升,她们不再那么依附于男人,女性话语权的强大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权利现状的改变让她们有了说话的底气。其次,男性对女性越来越尊重,也是女性家庭地位改善的重要原因。
今天是妇女节,建议社会对女性多一些尊重,对女性权利多一些反思,少一些矫情做作。 时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