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德政
3月11日下午,发生在日本东部沿海地区的9级特大地震,让人们见证了什么叫排山倒海,什么叫天崩地裂。继大地震之后,海啸、火灾、核爆炸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瞬间席卷了日本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城镇被夷为平地,一些村庄被卷入大海,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被吞噬,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让人们对灾难有了切肤之痛,对灾难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
那些因海啸平地而起山峰般的巨浪,那些被玩具般冲走的住宅和汽车,那些燃烧在炼油厂里的熊熊大火,还有那么多人,转身就已经是阴阳两隔。那一刻,肯定还有许多梦想没来得及在这个刚刚到来的春天兑现,却转瞬间烟消云散。发生在日本列岛的这场真实的灾难巨片,让我们在惊恐万状之时,对人类的渺小发出深深的哀叹。
其实,此类的场景早已似曾相识,甚至有些不忍再看。从汶川到玉树,从海地到智利,从云南盈江到日本本州宫城;从东方到西方,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不论是穷国富国,遑论黑人白人黄皮肤……网上这一张张并不陌生的图片,再也无法平静地点开;地动山摇下的疼痛,抑或成为一种没有疆界的忧伤,传递给每一个人。
或许正因此,对于任何突如其来的悲惨灾难,我们都没有理由视其为一次大地的颤抖,抑或是以经纬度为标识的自然现象。当灾难伴随着生离死别、残垣断壁,它首先就是一次毁灭与脆弱的呈现,它毁灭我们的家园和生长的力量,并以无比极端的方式显示出个体的渺小。在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面前,这没有理由不成为一种共通的感性体验,因为疼痛,所以必须铭记;因为敬畏,所以必须共悯。
一场人类大救援行动已经全面展开,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批100万的援助资金已送往日本,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近70个搜救队已经或准备参加救援,看到穿梭在地震灾区的各国救援人员的身影,看到在灾难面前人类超越种族的互助精神,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看到了生命的不屈和尊严,看到了共同战胜灾难的信念。
天灾由不得选择,今天落在别人头上的灾难,明天也有可能会降临在我们的头上。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人类灾难面前,一切的世俗之争都已经显得微不足道,共同应对灾难才是当务之急。此刻,只有爱才能修复着人性不足,只有爱才能粘合起世界,只有爱才能让人在灾难面前抱团御寒。
不必回避,地球正在迎来一个天灾频仍的年代,我们却绝不能在频仍的灾难面前失去痛感。今天的世界已经是趋平的,在地震的宏大叙事面前,虽然个体生命显得有些渺小,因为联系的日益紧密,我们的神经已经相互交织,每个人都显得不可缺少。因此,在灾难面前,我们除了相拥相携,谁又能找到一种更广空间里比关注与援手更不可或缺的东西?
宫城之殇,乃是我们所有人之伤;日本之痛,乃是全球之痛。我们宁愿相信,那于午饭时分卷过餐桌的相似悲情,更像是大自然以自己的方式在促使我们人类的思考升级。我们已经经历汶川、玉树,正在经历盈江,而那样灾难的痛感是否还在我们脑海中收藏?那些因自然灾难为契机而显现出的人性光辉,是否成为可复制的精神财富而世代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