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复旦图书馆长葛剑雄晒经费开支 1年拒百万回扣
http://news.hsw.cn    来源: 重庆商报  2011-03-14 06:1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复旦大学2009年度图书馆经费使用情况二.图书馆支出分类表

葛剑雄资料图

  3月10日,一则网帖在全国各大网站转发: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将2009年图书馆的经费开支对外公布。此事也被众多腾讯微博网友转载。为何要公布开支情况?3月11日,葛剑雄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钱少时腐败不起来,然而钱多了制度却没有跟上来,公开财务支出的目的就是为防止腐败,接下来还会公布2010年度图书馆经费开支。

  “我这是在救自己”

  葛剑雄教授是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3月11日21:30,葛剑雄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这是他从2007年3月任图书馆馆长以来,首次公开图书馆经费开支。

  从其在网上公布的数据来看,2009年,复旦大学图书馆的经费开支达到3500万元。其中购买图书花费了3090万元,这些图书中,1/3有出借记录,1年出借5次以上的图书占到8%~10%。

  “购买图书时产生的回扣一直以来是行业惯例。”葛剑雄说,出版社卖书给书商会打折,书商卖书给图书馆也会打折,但账面上的售价却是按图书上的标价进行销售。500元钱以下的书可能就不会入账,发票也不到图书馆登记,这样产生的回扣一年可高达几百万。

  “我说这不行,这样的话,我没几天就要犯罪了,非取消不可。买书该多少钱,按折扣完的实际价格算。”于是,葛剑雄与复旦大学、校财务处签订了三方协议:学校不干涉图书馆的管理,图书馆也不搞回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薪酬由学校财务处统一发放。这样的举措改变了这一“潜规则”,不仅得到了学校的支持,也赢得了书商的欢迎。他说:“我这是在救自己。”

  “我公开,别人压力就大了”

  在很多人看来,葛剑雄对“内”吝啬,对“外”却颇为大方。从他制定的种种规定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图书采购需要他签字;有宾客来访没必要就不宴请、图书馆不买车、开车不报销……与此相对的是,能给学生免费的一定全免,比如扫描费用等。

  为了更好地向师生解释图书馆运作情况,葛剑雄决定公布经费开支。他在随后的教代会上、咨询会上公布开支后,接着,便在网上进行了公布。这也遭到部分人的反对。在他看来,公开开支至少有两点好处,第一,防止腐败;第二,接受监督。

  “其实大家都应该公开,你该接待就接待,该花钱就花钱。正常的开销不能公开,就会有更加惊人的情况。”葛剑雄告诉记者,身边有人反对公开经费开支,尤其是“公务接待费”这一项。在他所公布的2009年图书馆经费开支中,公务接待费为6.72万元。“我一公开,其他部门压力就大了。”葛剑雄说,他公开公务接待费用后,会带来“连锁反应”。

  控制好了经费,拒绝了“潜规则”,现在的学生在BBS上的质疑少了,这让葛剑雄也轻松了许多。葛剑雄还向记者表示,2010年度图书馆经费开支情况目前还未出来,出台后肯定会向社会公布。

  网友声音

  我们需要这样的馆长

  “鱼香茄子”:复旦大学图书馆能做到,其他高校图书馆能做到吗?

  “野月亮”:葛馆长的魄力值得敬佩。

  “撒加”:支持将高校反腐进行到底。

  对话

  高校腐败病因是“潜规则”太多

  葛剑雄曾在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当过11年所长,据他回忆称,第一年当所长时,归他支配的只有8000元钱。每年,他给每个教授分300元,每个副教授及以下的职员分250元,手里就只剩下五六百元了。但后来要去当图书馆馆长时,听闻回扣都能达到几百万,“民众都把高校看成一个不应该腐败的地方,但高校早已不是象牙塔。”葛剑雄说。

  记者:你认为高校腐败的病因是什么?

  葛剑雄:在高校凡是有权、钱,或掌握着寻租资源的部门和个人都有腐败的可能,但基建、采购、招生等部门因经费或权力集中,学校内部往往缺乏监督,因而更易腐败以至犯罪。另外潜规则太多。比如,很多学院都会设立小金库,一些正常的开支没有正常渠道,逼得人去搞创收;规定200元以下的红包不用上交,有的人就经常给你200元以下的红包,这样累积起来的金额也不少;学校跟土地、环保等部门搞好关系,然后做利益交换;另外,高校招生也存在一些漏洞,但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严重。正常的制度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潜规则”就打开了腐败之门。

  记者:你有什么建议呢?

  葛剑雄:高校的反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手段,但当务之急是这些部门应严格规章制度,财务公开,并实行有效的监督。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