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彬 记者 苟 俊
西北地区唯一的综合保税区――西安综合保税区日前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该项目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后,将成为西安国际内陆港规划中最为重要的支撑平台之一,将有助于西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进一步提高经济外向度,使西安成为内陆型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促进西安经济健康发展,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
前不久,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第五次省级联席会议召开,会议重点讨论了西安综合保税区建设的有关议题。西安综合保税区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东至西韩公路,南至潘骞路,西至港务大道,北至秦汉大道,面积6.17平方公里,与已经运行的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隔秦汉大道相望,拥有1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仓库。
西安综合保税区的获批,将使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全面升级。据西安海关关长周凤琴介绍,西安综合保税区具有对外开放口岸、保税物流、保税出口加工和国际贸易四大功能,它是目前我国享受优惠条件最多的保税区。西安综合保税区将实行封闭管理,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有关规定组织综合保税区隔离监管设施建设,待条件具备后,由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西安综合保税区的获批将赋予西安前所未有的口岸服务功能。通过与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等物流基础设施连通,保税区以其特殊优惠政策形成西部中国国际内陆交通的枢纽,实现“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
无缝对接”的国际内陆港模式和内陆地区“通江达海”的物流国际化目标。通过减少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环节、加快通关速度,保税区的建设将使西安这个内陆经济中心城市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实现西安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同时使西安及其辐射半径内的地区转化为经济意义上的“沿海地区”。保税区的建设还将促进西安发展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临港经济,改变西部地区外贸投资环境,促进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构筑内陆型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
西安市副市长、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韩松表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西安国际内陆港将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的运营,使国际海洋运输网与内陆运输网联为一体,将经济学意义上的“出海口”直接伸入到内陆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打开西部地区融入世界经济的大门。西安国际内陆港的建设将有利于我国宏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水平的大幅提高,为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经过实践探索出的西安国际内陆港模式,也将为其他内陆港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表示,西安综合保税区是西安国际港务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国家为将陕西打造成为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而特别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布局,是提升内陆地区开发开放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一个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