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清明节是是非非下的文化传承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4-05 04:5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流浪狗连咬7名小学生
流浪狗连咬7名小学生
各地迎来清明祭扫高峰
各地迎来清明祭扫高峰
·十大天价墓地调查:百万豪华墓堪比别墅楼王
·大学女生私自接连应急灯电源对抗宿舍限电(图)
·惠民殡葬政策陷入推广难 业务员变相拒销廉价墓
·村代表开会突发病身亡 家属向村委会索赔54万
·出租车司机冒充便衣抢乘客2300元被判十年
·盗贼入室作案被户主按倒 欲掏1000元私了被拒
 

  ■ 马九器

  今天是清明节,一个遥祭逝者、缅怀先辈、慎终追远的日子。

  然而,当下的清明节,又往往是一个是非纷争并不“清明”的日子。形形色色的是是非非,早已超越了清明节本身,既带着传统中割舍不断的文化血脉,又带着今日社会的真实与荒诞。传统与现实在龃龉和矛盾中消长,而清明节的是是非非,放置在中国国情的大背景下,分明看到传统节日在文化传承下的阵痛。

  奢侈与节俭。与过去家家户户备若干酒食香火祭先祖不同的是,清明节正越来越成为很多人的奢侈盛宴。所谓祭奠,根本上是为了表达内心对逝者的哀思和生者的某种价值认同,而祭品只不过是承载情愫的载体而已。然而,这个逻辑在这样一个日子里逐渐被颠覆:祭品成了主角,越奢华越风光,就越能体现生者对逝者的情感,就越能彰显祭祀者的成就感。于是,数不清的奢华祭奠便层出不穷,有一掷千金的奢华葬礼,有送车送房乃至妻妾成群的荒诞祭奠……仪式的盛大、祭品的奢华、烧钱的慷慨比比皆是,对金钱至上的膜拜、对权势地位的憧憬,以及无以复加的面子文化,这些畸变的现实追求、庸俗哲学往往掩盖了祭拜中的那一份真诚和庄重。奢侈的攀比、盛行让一个本应“清明”的传统变得势利而充满争议:难道在面对逝者、面对死亡这个人生最重大的命题之一时,也不能让一颗颗浮躁的心有一刻澄净与淡然吗?

  公共担当与市场放养。“死不起”正从一个笑话成为一个现实黑色幽默。当卫生、教育在过度市场化中迷失方向转而寻求公共担当时,很多殡葬机构却依旧在人生最后的归宿中扮演“留下买路钱”的角色。且不说很多地方远高于房价的墓价,且不说很多殡葬机构巧立名目、雁过拔毛的殡葬敛财,只要想一想当人生最后的归宿每走一段路就要遭遇一个“收费站”,而且这样的“收费站”在一种垄断的背景下越来越多越收越狠,那么套用一句流行语就是: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亲人离世,比亲人离世还要痛苦的事是亲人离世却遭遇“死不起”。对逝者的一切作为,其实都指向所有生者,殡葬业像医疗、教育一样回归公共属性刻不容缓,政府理应在逝者的归宿上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而不能让这个行业完全放养,最终成为一个至死都绕不过的坎。

  清明节遭遇的是非争议远不止这些。传统节日的传承危机,以清明节为例,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代清明节祭祀是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社会活动,它在宗法血缘为基本纽带的文化背景下,庄严肃穆、虔诚信仰成为其主旋律,是“百善孝为先”伦理价值的集中体现,是个人价值服从宗族价值的体现。而现代社会下,宗法血缘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人的价值正成为主流,慎终追远里的那种浓厚的近乎宗教般的虔诚逐渐失去现实基础。所以,从更广的视野看,很多传统节日往往不是外来洋节的对手,因为洋节中包含的各类或让人愉悦或让人惬意或让人浪漫的情调,符合个人幸福与价值的满足,所以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往往更受青年追捧。在这样的背景下,于公而言,公权必须承担其公共责任,阻遏现实畸变对传统的扭曲、对人的权益的损害;于私而言,当为各种清明、文明之新气象提供宽容氛围,让传统文化吸收现代血液,重新焕发生机。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