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门”事件后,平时喜欢被聚光灯追逐的唐骏选择暂时远离人群,他给自己放了三个星期的假。实际上,这么多年来,除了有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及他的西太平洋大学博士身份外,唐骏每次都将这个尴尬的学历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他坦承,这是虚荣心在作祟。
唐骏从小就是个爱面子的人。他13岁那年正值文革时期,因为家里要盖房子,父亲让读初一的唐骏不要去上课,而去搜集打地基用的碎砖块。于是每天清晨,在常州城畔的京杭运河边,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位瘦弱的少年在瑟瑟寒风中吃力地捡砖头。
捡砖头的地方离学校很近,“我最怕碰到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只要听到他们放学的声音,我肯定会躲到堤岸下面,等同学们走过了再出来,”唐骏心里明白,其实大家都知道自己在捡砖头,但要面子的他就是不愿意被同学看到。
唐骏认为自己只是普通人,“从前是,现在是,未来一定还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普通人就经常会犯错。”他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偶然,“如果30年前我就知道自己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可能就不会有今天了。人生的道路有几千条岔路,其中一条岔路正好被我碰到了,多少个百分之一的成功概率汇成了今天的成功概率。”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也许这就是唐骏在经历“学历门”困扰后,感悟到的人生最真实的,也是最有意义一面。
对话唐骏
《IT时代周刊》:去年的“学历门”事件后,一向比较高调的你沉默了很长时间,你知道外界开始质疑自己的学历是什么时候?
唐骏:其实早在2009年4月就有人在网上说我学历的事。当时上海一家媒体还来采访我,后来我觉得大家本来没当什么事,但被这样一报道反而有事了,就让他们不要刊登了。网上也有几篇文章的,但没过几天大家就不谈了。2010年7月初,有人告诉我,外界正关注你的学历。刚开始我并没有把它当回事,以为像2009年那样,一两天就过去了。
《IT时代周刊》:你也承认了自己获得的是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位,而一些人认为,这所学校是一家可以快速获得学位的“野鸡”大学,是这样吗?
唐骏:很多人认为西太平洋大学是“野鸡”大学,但我想说明的是,此类学校确实有作假的可能性,比如你自己没写过论文,拿别人的论文冒充,可以获得博士学位;或者你的作业自己不做,让别人代写,还是可以拿到博士。“野鸡”的成分或许有,不排除一些人利用虚假的手段获取学位,但从我的个人经历来看,毕竟博士论文做了5年,不可能没有东西。
《IT时代周刊》:“学历门”事件曝光后,会有人拷问你的诚信问题,也有人提议,只要道个歉,认个错,这件事可能就过去了,你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唐骏:这件事我也许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我心里确实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错,所以就是不想认错,这可能不符合中国人的观念。我在美国受西方观念影响,西方的教育认为,如果你没有做错,千万不要承认,有一天事实会证明,一旦认错就真的有错了,再也回不来了;如果你有错,一定要马上承认。说我在学历问题上犯了诚信方面的错误,我觉得很委屈。
《IT时代周刊》:但是你一直隐瞒着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历。
唐骏:我的错是,应该在简历上注明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如果写出来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别人无非会说西太平洋大学是所三五流大学。我不想把西太平洋大学告诉别人,但在必要的时候肯定会说出来。2004年盛大上市的时候,我在招股书上把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写上去,后面备注是名古屋大学。这也是我唯一一次在公共场合提到自己是哪所学校的博士。
《IT时代周刊》:你觉得这所函授大学的博士学位与你的前途有没有关系?
唐骏:一点关系都没有,我现在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拿了这个博士学位。不要说还花了我3000美元,现在就是给300万我都不会要。它在事业上、在名声上都没有帮到我什么忙,反而惹出这么大的麻烦。我进微软没有靠这个学历,回国也没有拿这个学历到处宣讲,包括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本书里,我从来没有说过学历对我有多重要。我也从来没有炫耀过自己的学历,没有靠学历获得任何利益,更没有伤害过任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