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采访遭遇四部门“踢皮球”
本来是要在绿化带内建一个集免费公共厕所、修钥匙店、提款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站,建好后非但没有投入使用,竟然变身为大酒店,4月15日,东方今报记者在调查此事时又遭遇洛阳市园林局等四部门的相互“踢皮球”。
【投诉】
绿化带内免费公共厕所变身大酒店
近日,有网友发帖反映,洛阳市新区王城大道与滨河南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处绿化带内,原本要建的免费公共厕所,却建成了“别墅”,而园林局等部门却一直在“忽悠”网友。
早在去年1月份,就有网友发现洛阳市王城大道与滨河南路交叉口的绿化带内,建起的楼“很像是一座别墅”。
去年2月3日,洛阳市园林局对此进行回复称,“该处是临时绿化带,绿化带内建筑是(洛阳)市委市政府为完善新区基础服务设施,经规划部门批准,由建委承建的新区综合服务体之一,而不是网友所称的‘别墅’,综合服务体是为了解决该地块公厕不足、基础服务功能欠缺的问题。”
今年4月12日,网友再次经过时,发现该建筑已改成了“大酒店”。当天,该网友便在网上发帖,质疑综合服务体如何变成了酒店。“难道有关部门就是这样糊弄市委、市政府,糊弄市民网民的”?
【背景】“新型公厕”是一项为民公益设施
为给市民和游客提供最大化的方便,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服务形象,2007年年底,洛阳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新区以后原则上不再建功能单一的独立公厕,而要建与商业设施、社区服务中心和公众服务站相结合的多功能新型公厕,作为一项为民公益设施,以“满足新区聚集人气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根据规划要求,整个洛阳市新区共规划134座公厕,平均每平方公里3座;城市中心区公厕规划间距为300米至500米,城市边缘区公厕规划间距为600米至800米。项目建设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
2008年9月22日,洛阳市新区管委会召开当年第25次例会时决定,在原有公厕的基础上,利用城市公共绿地,再新增加五处集修鞋、修车、配钥匙、公厕、社区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公共服务体,建筑形式及颜色与周边建筑一致。而网友所反映的“变身大酒店”就是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