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世园会迎来小长假,远望广运门附近的长安花谷里,游人如梭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新西兰国花——银蕨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华商网-华商报讯(记者 张小刚) 4月29日晚,世园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任杨六齐连夜检查园区,要求做好“五一”小长假园区游客接待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要求丰富园区夜间演出内容,让夜场入园游客有更多看点。
当晚,杨六齐首先主持召开会议,就应对“五一”小长假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杨六齐说,“五一”小长假是对世园会运行管理工作的一次大考验,各部门要按照“认真负责、担当决断、按章办事、优质服务”的总体要求,按照满负荷的标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园区运行平稳、顺畅、安全。
会后,杨六齐又带领相关负责人员入园查看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在园区后勤入口,杨六齐检查了园区食品供应、物流运输等情况,他要求增加“五一”期间食品供应量,确保园区各种物品的足量供给;同时,运行与宣传指挥部要全力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还安排送来座椅和移动卫生间。
随后,杨六齐查看了园区各项服务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情况,发现园区果皮箱比较少,当即要求增加园区果皮箱布设密度。在对夜间多媒体表演活动进行检查时,杨六齐要求要进一步突出演出的色彩效果,增强演出视觉冲击力,同时要充分运用灯光、喷泉等背景元素,进一步丰富演出内容。
检查结束后,杨六齐召集相关负责人共同研究三大展馆的预约排队事宜,总结前期运行工作经验,确定三大展馆参观预约场所,并要求连夜安装排队设备,制作温馨提示牌,并在排队区域设置了必要的服务设施,确保做到公平、快捷,使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五一”假期首日6万人乐享世园
本报讯(记者 张小刚) 昨日是“五一”小长假第一天,截至18时,共有约6万人入园参观,在418公顷的园区内分享世园会的快乐。
刘琳是一位来自江苏的游客,昨日上午8时,她就和男朋友来到广运门的主入口等候入园。“真的很兴奋,一路过来,到处是花。”她说,他们是借“五一”假期来西安游玩,第一个游玩目的地就选了世园会。
世园会共有109个展园和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三大展馆,每一处展园,每一个展馆,都有值得一看的展品和园林景观。在国际展园区,来自沈阳的王先生每到一个展园,都要拍张照片留念。他说,每个展园里都有各自城市的园林、园艺精品,逛了这些展园就好像到每个城市去过一样。
■特别提醒:
西安世园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日是“五一”小长假第二天,预计将迎来一个入园游客高峰,建议游客错开高峰时间段入园 (9时~11时为入园高峰期),避免长时间排队等候。
另外,夜场入园也是不错选择,“五一”期间,园区夜场表演节目内容会更丰富,各种灯光照耀下的夜晚园区别具魅力。据悉,夜场从下午5时开始入园,在各个入口现场购买夜票即可入园,夜票每张60元。
吸引
世园会里,盛装巡游的队伍吸引着众多游客,尤其是来自异国的艺术表演团队,更是光彩照人!他们浓浓的地域风情、优美的舞姿,打动着每位游人,使国人对这些外来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欣赏。
今天,本报的《游客发现——给你一个别样的世园》栏目,选出了这张由游客冯长荣拍摄的精彩照片。请冯长荣在“五一”假期结束后,到本报领取200元奖励!
参与方式:
1.您可以将照片和文字发送到电子邮箱:jilushiyuanhui@163.com(照片要求有详细、生动的文字说明,投稿请注明联系方式和姓名)。
2.登录华商论坛(bbs.hsw.cn)“全民乱拍”版块,发布您的作品和游记,让更多人分享您眼中的世园美景。
无痕“建筑”逗乐游人
昨日下午,在世园会园区里,徜徉在“无痕”的建筑里的游人被不锈钢玻璃折射出的变形的“自己”逗得哈哈大笑。“无痕”的建筑是一个概念型的空间艺术作品,以镜面不锈钢玻璃为主体,以水为创意元素,通过环境、建筑和人之间的本质关系在视觉过程中的相互换位,自然产生出错综复杂的、微妙的情境。本报记者 张杰 摄影报道
长安塔“空调”地下百米深
访西安世园会规划设计处高级工程师黄立文
99米高的长安塔为什么会冬暖夏凉?自然馆里的热带植物为什么不怕冬天?创意馆、灞柳驿酒店不见中央空调,为什么却温度适宜?答案只有一个——大地母亲的体温滋润着它们。一种名为“地源热泵”的设备从地面以下百米深处采来地气,使西安世园会4大建筑约5万平方米的空间常年温度宜人。西安世园会筹备办规划设计处高级工程师黄立文为你详解其中奥秘。
5万平方米建筑 享大地之温
华商报:西安世园会提倡“低碳环保”,在建设之初是否就考虑到这些?
黄立文:世园会园区建设中大量使用了环保、节能、新概念的材料,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在园区建设生态示范建筑,其中长安塔、自然馆、创意馆、灞柳驿酒店就是利用“地源热泵”采集大地之温,来达到中央空调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