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个税免征额应在四千元为宜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5-03 07:5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西安年轻人办单车婚礼
西安年轻人办单车婚礼
夺人眼球的十大另类选美
夺人眼球的十大另类选美
·丈夫当众砍死刚生产妻子 警方两小时后将其击毙
·男子怀疑妻子红杏出墙 持斧伤砍“第三者”被捕
·武汉“五道杠少年”网上走红 网友称其耍官腔
·江苏常州编办主任坠亡排除他杀 遗书称身体不好
·男子强奸网友后叫来狱友分享 拍下性爱照片敲诈
·四川4女生早操没及时起床 男老师闯室掀被子
 

  自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后,一周不到已收到17万条意见。虽然在人大的网上看不到有关意见和建议的内容,但据此前的媒体报道,今次征求意见,公众最关注的是个税免征额调高至3000元是否合理、级次级距调整是否加重中等收入人群负担等关乎民生利益的问题。

  财政部向全国人大提交的个税改革方案,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将现行免征额提高到3000元,二是将现在的九级累进税率减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并扩大了最高税率45%%的覆盖范围。经测算,调整后月收入1.9万元为个税负担增减的临界点,在这以下都能享受到减税的好处。

  应该说,财政部的方案与民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其中争议最大的是3000元免征额问题。财政部门和一些专家认为,免征额不能再提高了,否则,不但纳税的人剧降到几乎没有,从而致使这个税的存在意义不大,而且,免征额越高,受益最大的其实是高收入阶层,贫富差距不但因此可能减少不了,还会进一步拉大,反有损个税设立的初衷。但多数民众及部分专家则认为免征额起码要提高到5000元,甚至10000元,因为考虑到通胀及生活成本的上升,调整后的个税工薪阶层依然是纳税主体。

  我的看法是,4000元是免征额的适宜选择。这并不是两派意见的简单折中。客观而言,免征额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提高的幅度已经很大,达50%%,按照这一免征额,再扣除各项保险,一个月薪4000元的人基本不用交个税,月薪5000元的人所交个税也不会超过100元。而目前城镇在职职工的平均月工资在2800元左右,即使是京、沪这样的大城市,怕也超不出5000元。但为什么还主张提高1000元?主要是考虑未来通胀和生活压力的影响。虽然3000元的免征额不算低,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少交点税多少能够缓解一点生活的压力。所以,尽管免征额提高得越多,对高收入者越有利,但应看到,这高出的部分对穷人和富人的边际效益是不一样的。如果富人可以少交100元个税,穷人可以少交10元个税,看起来富人比穷人更得利,可根据常识,穷人10元钱的边际效益肯定要大过富人的100元。

  但为什么免征额又不能提高到多数民众希望的5000元甚至更高?原因在于:一、税收的发展趋势是,个税越来越将成为一国最重要的税种之一,就像如今的欧美国家一样。发达国家个税占其税收收入总额的平均比重达到51%,而我国这一比例大致在6%%-7%%之间,只有在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加的基础上提高个税征缴水平,才能使个税成为主要税种。二、多数国家最近10年来对个税的改革是降低一般扣除额,如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个税免征额一般只为人均国民收入的10%%—30%%之间,而我们是相反;三、从个税与政府的关系看,比起具有很强隐蔽性的间接税如商品税,个税由于是国家直接向公民个人征税,对个人的刺激更强,因此,客观上有助于增进民众的公民意识和监督意识,促使民众更好地去监督政府。

  所以,综合权衡各方面因素,我个人认为,将个税免征额从目前的2000元上调到4000元,是一个既能体现个税“罗宾汉税”性质,同时又兼顾各方利益的最恰当选择。(邓聿文 《学习时报》副编审)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如何解读个税修正案中税率表的调整   11-04-30 11:44
·市民称3千仅够保障生活 个税应由高收入者承担   11-04-28 08:49
·专家:个税不应成工资税 市民:3000元起征点偏低   11-04-27 04:29
·个税法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首日收超10万条意见   11-04-27 00:44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