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加藤嘉一现身西安 抱着遣唐使心情城墙上跑了三圈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5-13 04:0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盘点史上最强悍间谍工具
盘点史上最强悍间谍工具
围观台北故宫稀世珍宝
围观台北故宫稀世珍宝
·汶川地震志愿者坚守三年 每个月800元补贴
·富家子觊觎人妻美色 强行抢人囚禁豪宅性侵(图)
·少工委叫停少先队“五道杠”:有创新需上报
·云南楚雄州长等多名官员落马 住建局长陷艳照门
·初中男生借钱无力偿还 厕所内锤杀债主同学
·广东惠州解救14名黑砖窑工人 400元1个买来(图)
 

加藤嘉一

  1984年出生于日本伊豆。2003年4月“非典”高峰时来到中国。如今,在中国生活了8年的加藤嘉一已然成为中日交流的民间大使,他以活动策划人、主持人、同声传译、谈判人等身份促进中日民间交流。近日,他的新书《中国的逻辑》和读者见面。这本书真实展示了一位日本青年眼中的中国。

  作为80后的加藤嘉一,被称作是现代的“遣唐使”,在《中国的逻辑》这本书中,他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从中立者的角度出发,对比中日两国的现状,在政治、经济、生活、人文等领域解读中国百姓“见怪不怪”的现象和事,并针对这些“病症”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逻辑”

  华商报:这本《中国的逻辑》,你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从中立者的角度出发,对比中日两国的现状,在政治、经济、生活、人文等领域解读中国百姓“见怪不怪”的现象和事件,你觉得这些能为中国的读者所认同吗?

  加藤嘉一:曾有人说“世上有2条逻辑,一条叫逻辑,一条叫中国逻辑”。中国依然存在着“特殊逻辑”或“另类逻辑”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我撰写这本书的目的和愿望是,即使中国有特殊的,另类的,甚至无法与国际社会相容的自身逻辑,但它也能够、应该、可以一步一步、实实在在、点点滴滴地寻求融入国际社会的普世性逻辑。我是能感觉到中国政府和百姓持续不断地努力,不管是外交谈判还是国际贸易,尽可能尊重国际标准和规则去经营自己,以便证明自己不是另类,是国际社会的利益攸关者,甚至是命运共同体。坚持“中体西用”,做好自己,坚持到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正确的道路。

  让一步后进两步已深入日本国民血液中

  华商报:今年日本遭遇特大地震,震后国民的表现让世界惊叹,对于大灾之后国民的镇定表现,很多人觉得是取决于国家的教育,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加藤嘉一:长期培养出来的“互让带来互惠”对日本社会秩序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在地震发生后的国人心态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一点也跟日本人的国民性息息相关。在日本社会,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商店里还是公厕里,大家都彬彬有礼,井井有条。大部分日本人把让步看做是利益问题,而不仅是道德问题。少数服从多数,让一步后进两步,都是深刻输入到日本国民血液当中。假如一个社会的组成人员在日常期或非常期都能够认同“退而进”的观念,秩序就会逐渐产生。亲自经历后发现,地震发生后,内心恐慌,社会有序的原因,除了经教育练出来的平常心外,还有“互让互惠”的国民性。

  中国民众对日本的认知 越来越健全

  华商报: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你怎么看待中日关系的发展?在你的书中,有很多内容可能是中国社会并不美好的东西,有没有担心会引发反对的声音。

  加藤嘉一:中日关系整体上在朝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着。如前所述的多样化的相互依存是当今中日关系的真实写照,只要政治关系稳定,在领土、历史等核心问题上不出问题,中日关系一定以民间交流为主,迎来史无前例的辉煌期。中国民众对日本的认知,我感觉也越来越健全,彻底排外的极端主义正在被淘汰。至于我认真追究中日关系研究来自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两国来说,对方国家、社会、文化的存在非常非常重要。中日两国在人类历史上肯定是互补性最深、最多、最广的双边关系。

  我如此高度密集关注中国,也是因为中国的发展对日本未来的发展空间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此而已。我从来不从喜欢或讨厌的情绪化角度观察中国。中国和日本应该抱着相互学习的态度观察对方,反观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交流才是生产力。至于反对的声音,我从来不在乎这些来自外界的评价,让别人去说罢了,我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对那些来自外界的评价较真儿。

  国际希望看到中国传递“民生、民意、民情”

  华商报: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中国政府把这看做是对外交流的很好的契机。作为一个外国友人,你觉得世界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什么方式的承办?更希望中国通过这些活动的承办给外界传递怎样的信息?今年,在西安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外界是如何评价这次活动的承办的?

  加藤嘉一:从2008年中国开始承办奥运会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这段时间,中国的民生问题和社会力量快速、广泛、深远地崛起,在此过程中政府与民间的关系也产生变化,政府有了来自草根的压力,民间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获得了新的话语权,两者之间的“沟通”前所未有地增加,这是中国社会的进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是一个友邦之国,也一直围绕“人文、和谐”这四个字为出发点。至于传递给外界的信息就是我经常谈到的中国精神——“民生、民意、民情”,同时秉承了中国古老传统的文化理念。继中国昆明、沈阳之后,西安夺得承办的机会。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认为是众望所归。西安是我喜欢的城市,是中国也是世界的古都,这已是获得广泛认同的不争的事实。作为国际友人,希望这次博览会圆满成功,西安,加油。

  80后90后的划分是我了解中国的社会指标

  华商报:在中国,年轻人被分为80后和90后,在你的书中你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在来到中国后,这两个群体给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作为80后,你怎么看中国的80后?就你认识和了解的80后来看,他们是否已经承担起了这个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

  加藤嘉一:当然这是中国的概括,希望有一个标签。80后我先不说它是好还是不好,有好也有不好的,80后有很明显的时代背景,他是独生子女,但是90后呢,我曾经在中国人大附中上过课,他们看到80后在社会上这样那样的讽刺,之后我们怎么应对,大家觉得我们不要走那条路,应该更加的个性,就是我们不从众。我在这里讲犬儒主义,大学里反正是这样子,无所谓,跟我有什么关系,反正我努力也没有用。我是站在三十年后的角度上,三十年后他们走上中国非常主流社会的时候,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们还会犬儒这个社会吗?中国人一代比一代幸福,80后至少知道什么是折腾,但是90后非常功利主义,他们尽可能逃避困难。我不太同意这么简单的划分,但是我作为一个外国人,它也是了解中国的社会指标,为什么中国的社会媒体这么简单的概括呢?这本身也是意味着中国人本身缺乏安全感,非要这么概括。

  中国的国学教育已经彻底商业化了

  华商报:在中国,因为您的工作,可能对中国的教育了解得比较多,中国的教育现状和你想象中的差别是什么,在你的书中可以看到在日本,从小就会教给孩子们一些孔孟之道,而在现在的中国关于国学的教育总是争议很多,甚至有人提出来,国学教育害了孩子们,你对这样的现象和说法有什么样的感受?

  加藤嘉一:问题是,当今中国所谓国学教育已经彻底商业化了。中国社会实质上是需要通过全民的公共配合来促进儒家教育,促使全民健康地复古,把儒家的精髓注入到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的血液中去。但现在媒体也好,学者也好,家长也好,总有人把美好的中华传统妖魔化、商业化、产品化,总有人企图从中获利、赚钱。“思想的被妖魔化”和“传统的被商业化”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之一。

  抱着遣唐使的心情 我在西安城墙上跑了三圈

  华商报:你的书中提到了西安,你写到西安曾经是你的先辈们不远千里前来拜见,并学先进制度的地方。对现在的西安是什么感觉?觉得现在的西安还有被外来的人学习吸取的地方吗?

  加藤嘉一:我对西安的印象良好,我也去过西安,也在报亭上买过《华商报》。

  西安是适合居住的地方,在生活中能闻得到文化和传统的气息。我上次在城墙上还亲自跑了三圈,感觉很隆重。我是抱着当年祖国长辈——遣唐使的心情转的,从中华的历史,我们该学什么,抱着这样的心情。希望西安能够在保持传统味道的情况下,合理地追求现代化,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外国人向西安诉求的不是物质膨胀,而是精神面貌。本报记者 赵媛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日本生牛肉事件已致4人死亡22人中毒   11-05-06 17:56
·日本地震致各地温泉出现异常   11-05-06 16:43
·日本首相菅直人震后首次下馆子选择中国炒面   11-05-05 10:09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泥污染已超千倍   11-05-04 14:08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