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羌族民俗歌舞《爱在汶川》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石片砌成的藏青色的碉楼,石磨盘在流淌的溪水的推动下一圈一圈转动,这就是西安世园会汶川园为游客展现出的恬静的田园风光。
昨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日,汶川园也因此迎来更多的游客。
“搬来”的羌族人的碉楼
汶川园位于世园会五洲园区码头广场北面,整个园区北高南低,北面通过运用微地形处理和现代塑手法,营造出坡、坎、崖、壑各种地理形态,再现了羌族人生活的地理环境。
就在北面的“坡崖”当中,一座藏青色的碉楼拔地而起,成为整个展园的制高点。仔细观看,细而高的碉楼从地基到墙壁,都是用一种青色的石片堆砌而成,有的地方伸出的石牙,会让人想到那种不经雕琢的原始民的生活。
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碉楼和汶川当地羌族人居住的样子差不多,基本就是从他们那里“搬来”的。
小小园子尽显羌族风情
无论是穿行在碉楼、过街楼、尔玛夭街三种羌式建筑组合的袖珍“羌寨”中,还是观赏火塘、五神雕像、索桥、白石神图腾、磨坊等,都能体验到羌族人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在参观中,一条穿绕在碉楼旁的清浅溪流吸引了记者,溪流从“坡崖”下来流淌进一间磨坊,磨坊里石磨盘在水流推动下一圈一圈转个不停,羌族人的生活物资许多都是从这样的磨坊生产出来的。逛累了,再下到下面的锅庄广场,在这里停下脚步可以小品一下“咂咂酒”。在羌民族习俗中,喝“咂咂酒”是重要风俗,一群人围一罐子酒,用芦管吸喝,称为喝“咂咂酒”。
而入夜时分,走进汶川园又是另一番热闹场景:位于展园中心的锅庄广场上,工作人员会邀请游客一起跳起锅庄舞,在羌歌羌舞、羌绣表演、羊皮鼓舞,披红挂彩的喜庆气氛中,领略羌寨人的热情好客。
汶川活动周将持续到5月15日,每天于浣溪沙舞台演出三场以《爱在汶川》为题的精彩文艺节目,时间分别为11:30、14:00、16:00。通过具有羌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向广大游客展现古老悠久的羌族文化。本报记者 张小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