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中国内地博物馆安全案件反弹 故宫被指间歇监控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2011-05-19 20:3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实拍艾滋病患者心酸人生
实拍艾滋病患者心酸人生
非特种专业狙击手集训
非特种专业狙击手集训
·西昌环卫工公款港澳游遭质疑 城管局称出去学习
·北京天上人间歌厅副总经理涉嫌介绍卖淫罪被公诉
·河南杀妻案死者心肝器官失踪 调查组称或为自溶
·中石油一季度炼油业务亏60亿 再抱怨国内油价低
·环保部因环境审批问题 叫停津秦与胶济高铁项目
·儿子花30万雇凶欲杀死亲生父亲 因父母离异生怨恨
 

 

  故宫否认间歇式监控传言

  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在故宫得手的竟然不是江洋大盗,只是个没有一技之长的流民……之前媒体的报道着实让本来浮想联翩的公众大跌眼镜,虽然根据公安部门的最新通报,石柏魁承认也曾事先踩过点,但以一敌百,盗走九件珍品,毕竟也太过从容了些。

  故宫窃案发生后,媒体普遍报道:故宫在一级风险地点装有最先进的设备和至少三种复核手段,其中珍宝馆等重点巡查区域内24小时开启红外线、微波等多种报警器探头进行全方位监视;在故宫中央监控室中,保卫处工作人员24小时面对40多台显示器进行监视并录像;宫内的任何地点一旦出现报警,系统将自动录像,如发生意外,则会立即通过专线电话上报险情。

  但是国内专业安防网——慧聪安防网曝出消息:故宫内的监控系统也并不是24小时监控,而是间歇监控。

  这条消息称:故宫此次失窃,小偷是“潜伏”作案,先切断了故宫电源,报警器在电源切断时曾经响起,但未引起重视。此外,故宫内的监控系统也并不是24小时监控,而是间歇监控,即其所用监控摄像头,只有在遇到特殊情况——如报警器报警后——才会打开。

  有报道称:故宫安防设施虽在去年已经开始新一轮的设备更换,但小偷所盗的展馆里设备还未进行更换,展品所用展柜也未安装报警设备,且展柜防击打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导致小偷能轻易盗取展品的原因。

  据安防专家介绍,作为全国最大的文博单位,故宫在安防设计上有其无法回避的客观原因。慧聪网专家顾问向良璧介绍说:故宫范围很大,即使有200人的人防队伍也会有疏漏;在技防方面,因为故宫的建筑也都属于保护对象,对设备的安装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再因故宫博物馆内许多建筑都是木质结构,对防火的要求很高,虽然有400个摄像头,但夜晚的红外监控仪不能太多,因红外监控仪功率比较大,很容易引起火灾。

  《中国新闻周刊》就间歇监控的说法联系了故宫新闻发言人冯乃恩先生,他回复短信说故宫是24小时监控,否定了间歇监控的说法。

  不过,北京智诚天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安防专家徐先生说,分地段间歇式监控在中国国内是个普遍现象,因为现有监控系统有很高的误报率,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触动报警,会耗费很大的安防人力去一一核实和处理误报。

  但在美国考查后,徐先生发现,与中国相反,美国的安全和消防监控设施都是24小时全天候开启,并不是美国的安防系统误报率低,而是安保公司和消防人员不怕出现误报,本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精神,每次发生报警都及时赶赴现场。

  据故宫方面发布最新的消息:故宫将加快已有安防系统的升级改造,改善硬件设施,提升防控能力,保证新中控室和二期安防设施按期、保质完成。消除防控盲点,延伸安防范围,特别是为紫禁城城墙加装安防设施。在各项措施未到位之前,采取各种有效的临时防范手段。

  “就算是进来一只蛾子,也能记录下来”

  京城民间博物馆,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

  观复博物馆馆内设有瓷器馆、家具馆、油画馆、工艺馆、影像馆、门窗馆,价值连城的宝贝不计其数。马未都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两年前,观复博物馆刚刚更新了一批安防设备,其中就有最先进的高清晰摄像机。

  马未都形容这种摄像机厉害之处:“随时拍摄,就是小到一只蛾子,也能记录下它几点几分进来的,几点几分出去的。”

  但在马未都看来,再先进的安防设备也不能代替人的能力,因此,在保安队伍之余,观复博物馆还专门聘请了一支专业的安保队伍。安保人员和保安人员轮流值班,互不干涉,而且还有专门的安保值班仪器。“这仪器能记录下来安保人员几点几分到了哪里。博物馆要求安保人员必须几点几分,到馆里哪个位置巡逻,或者一小时内巡逻几次,都有记录。”

  物防、技防、人防之后,观复博物馆也有犬防。每天晚上,博物馆内豢养的十几条大型猛犬全部放开巡回,低沉的狗吠一吼出来,听得路人心里发颤。

  然而,先进的安防设备或许可以监控文物,但不能避免工作人员疏忽大意或者疲劳困顿。对此,北京声迅电子有限公司安防专家覃远昌介绍说,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今天,先进的安防系统已实现远程控制。覃所在的公司在2008年负责进行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安防工程。

  所谓远程监控,意指是监控监控者,即安防系统提供公司可以通过网络,时时检查安防人员是否到岗,是否打瞌睡,是否打开了所有必要的设备。一旦有设备没有使用,或者监控者打瞌睡,或者发生故宫窃案过程中的断电情况,安防系统设计公司会立刻发现,并致电要求对方核实情况、给予回复,以保证重要部门不会出现疏忽大意的情况。

  因为曾经展出大英博物馆藏品和古希腊罗马的文物,首都博物馆新馆在北京观众心中地位甚高,首都博物馆安保部副主任曹洋曾向《中国文化报》介绍,首博新馆于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其安防系统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设备。在2009年和2010年间,首博对开放区的重点部位盲区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并将原本的CIF存储格式硬盘录像机全部升级为D1画质录像存储,这使录像的画质比从前清晰了很多,一旦博物馆内发生盗劫事件,录像资料能够准确地提供现场资料。

  安防运营服务(中国)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服务部总经理宫宪国介绍说,当前四大安防基础技术是声控技术、光控技术、图像技术和振动技术,而“一个完善的一级防护系统,应该包括三项以上的防护技术”。如,使用以视频监控和红外监控技术为基础的红外探测器,以振动技术为基础的振动报警器,和监控玻璃破碎的声控报警器。”

  看清该看的,不该看的不看

  故宫至少有1600个防盗报警器、3700个烟感探测器和400个摄像头在运行,窃案发生时为什么没有反应?

  “是有400个摄像头,但是难道你能安装400个屏幕,再让上百名工作人员进行监控?成本太高。”覃远昌说,现代监控发展有两个重要方向,一个是高清晰摄像机,另一个就是智能监控。

  高清晰摄像机即提供高质量的画面,智能监控则是监控设备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有选择地把画面提供给监控人员,提高监控的效率。以前的老式监控,是把一切画面都提供给监控人员,一名监控人员仅能监控很少的电视屏幕,且易疲劳。但是智能化以后,不必要的画面就被筛除出去了。只有异常的画面,才会经计算机筛选后提供给监控者。

  什么才是异常画面?徐先生列举出如下例子:当受监控场合出现人鬼鬼祟祟东张西望,或者在银行、提款机附近徘徊,或有跟踪、抢夺、打架等大幅度动作出现,或在本不该出现人的场所出现了人……预先被输入这些非正常行动界定标准的智能监控设备,在发现这些画面后,会自动将这些画面传给监控人员。而那些正常的画面,监控人员不会看到。

  不过,徐先生说,当前的智能技术还达不到完全判断准确,因此需要和全方位监控结合起来。

  给一些重要展品安装电子标签,也是未来防盗的一个好办法,这也是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退休安防工程师李元彪一直著文倡议的,“不仅能防外盗贼,还能防内贼”。

  李元彪解释说:防范外贼用的就是监视器报警器的安防系统,但防内贼,只能靠给藏品安装电子标签,并配备射频识别。管理人员随身带着射频感应器,各出口也都安装感应器,当藏品从这些地方经过时,就会发出信号,信息自动进入电脑,藏品也就随时在监控当中。一旦藏品离开展馆,无论是被送出去参展,或者被窃贼盗取,都可以利用卫星定位和离位报警跟踪系统,随时跟踪,确定其位置。 ★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让百万市民走进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月启动   11-05-19 13:36
·曲江雕塑时光艺术博物馆开馆 20多场活动轮番上演   11-05-19 13:26
·曲江雕塑时光艺术博物馆开馆 20余场活动点燃古城   11-05-18 21:57
·全球一起关注国际博物馆日 带您逛逛特色博物馆   11-05-18 11:5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