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矿长安全管理培训班在王村煤矿举办
安全自主管理落地生根
“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由被动监管转变到自主管理。”王村煤矿领导班子经过长期的实践,达成一致共识。
2010年,王村煤矿便将自主管理作为主要的管理方式提了出来。
“自主管理,不就是自己管自己吗?”职工们议论纷纷,“可不是嘛,天天被人督促都做不到,还自主管理呢。”
“我们哪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唉!我看也就是说说而已吧!”一时间,大家众说纷纭。
针对此情况,由矿领导班子和职能科室分组包队,深入各区队对自主管理的理念向职工们做进一步的深入阐述:“自主管理≠自觉管理”。自主管理就是要通过制度化的规范、严格的管理,促使全员按流程办事,按程序办事,落实各级管理干部的管理责任,使各级管理干部学会工作,提高效率,使遵守程序成为习惯,进而实现自主管理。随之,《澄合矿业有限公司王村煤矿关于印发安全自主管理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出台了。
60余页的自主管理文件详细规定了自主管理的内容、流程、要求、考核、奖惩,特别是对自主管理年底总评第一名的区队党政正职,各奖励10万元,对其他优胜区队也分别给予奖励。
文件下发后,有些区队员工对自主管理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矿上又及时开办学习班,现场讲解,逐队检查自主管理,帮助区队深刻理解文件。
有一次,矿长问永忠亲临掘五队工作面检查自主管理工作,他首先检查了该队队长党文超的现场检查“放心本”,发现党队长的记录本上很清楚地记着:工作面空顶0.3米,风筒吊挂不符合要求,检查跟班副队长苏彦宏对以上隐患的排查落实到位,检查班长赵兴武对以上隐患的排查落实到位。紧接着,问矿长又检查了跟班副队长和班长的记录本,发现对该隐患已经安排落实,问矿长便让随同他下井的生产副总吴兆军查询调度室和掘五队值班室对该隐患的记录,结果发现党队长及跟班副队长没有及时向调度室和值班室及时汇报,也就是说,他们对隐患处理的程序在汇报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根据王村煤矿隐患排查处理规定,视同违反26条隐患。
升井后,矿长问永忠立即组织全矿所有区队和科室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就掘五队队长党文超工作程序不到位问题和大家做了讨论,让大家明白自主管理实际上就是按程序办事,就是一级监察一级程序,也只有大家按程序做到位了,安全工作也就监控到位了,安全的自主管理也就实现了。
现在,自主管理已经渗透到王村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基层区队都在按文件找自己管理的漏洞,定自己管理的目标、措施,闭环管理重点工作。自主管理的软件也已开发应用,员工按自己的流程操作,干部按自己的工作程序办事已形成自觉习惯,自主管理已经在王村煤矿生根、发芽。
人文标准化提升管理新境界
今年,王村煤矿创新性地提出了打造具有人文化的井下质量标准化环境,给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赋予了更深的内涵,他们将人文化环境营造,包括微笑服务,手指口述、职工精神风貌、文明素养、规范操作、自主管理、现场培训等纳入人文标准化考核之中,突出人性化关怀这一主题,不断创新,采取多种形式为井下一线职工营造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使职工更加体面的工作。
在采掘一线工作面,设立了职工休息室,每个休息室都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座椅,并悬挂“累了,请歇一歇”等温馨提示牌,让职工在紧张的工作间隙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疲劳;职工自行设计的井下医药箱、洗漱台、饮水机等也整齐地排列在休息室,彰显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除此之外,各工作面设立的井下超市更是对职工们关怀备至。在琳琅满目的食品架上,摆满了各类方便面、火腿肠、饼干、糕点等食品,累了,一碗热腾腾的泡面,一杯清香的茶水,或是一杯香浓的咖啡,都时时关照着矿工们的身体健康。
“我下了一辈子井,做梦都没想到在井下能喝到热水,更何况现在还能吃一碗热腾腾的泡面,矿领导能为我们想得这么周到,真是太好了。”年近50岁的老工人魏淼利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另一个工友也抢着说:“是啊,比自己原来带凉馍强多了,我原来因为胃不好,不能吃凉馍,一直要坚持到下班回家吃饭,那挨饿的滋味可真不好受,现在好了,能吃上热泡面,还有火腿肠、鸡蛋,还是矿领导想的周到!”
这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不正体现出矿井人文化管理的深刻内涵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