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丁先生: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昨天,我给孩子包书皮时,看到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篇识字1当中,“泉水丁冬”一词的“丁冬”两字没有偏旁。通常情况下,“叮咚”属于拟声词,应该是加偏旁的。我怀疑这两个字是错字。
记者调查
接到丁先生电话后,记者找了一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书的封面左上角印着“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字样,翻开第一页“识字1”,看到描写春天的四字成语,第三行确实写着“泉水丁冬”一词。
随后,记者查阅了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出版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看到“叮咚”的词条下写着:[拟声],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玉佩叮咚/泉水叮咚。也作丁冬、丁东。而“丁冬”和“丁东”同“叮咚”。记者又试着在电脑上输入,用五笔输入法的词组,只能打出“叮咚”,而打不出“丁冬”;但是用标准拼音输入法,却只能打出“丁冬”,打不出“叮咚”。
“叮咚”和“丁冬”可以通用吗?就此,记者又采访了一位一年级语文老师。她表示,自教材修改后,“叮咚”一词便改为了“丁冬”,“从我6年前教书起,接触的就一直是‘丁冬’。‘叮咚’和‘丁冬’两个词属于通用词,都是正确的,讲课时,我们一般都会特别给孩子们拿这两个词做比较。”
记者又与太原市语文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取得联系,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按照第五版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来说,“叮咚”“丁冬”“丁东”三个词是异形词,即不同写法的多字条目。目前,国家对此类词尚未进行规范,因此,用这三种词哪个都不为错。但从词典规范角度讲,推荐使用的是“叮咚”。对于教材改成“丁冬”,他认为,可能是从低年级孩子识字角度来考虑,“丁冬”的笔画较少,更容易记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