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
“李罡”已经成家
长时间得不到儿子的任何消息,李罡父亲的身体状况变得很差,2007年1月,李父去世前一天,他还在病中呓语,“儿子,你咋还没回来呢,我还没看见你呢……”处理完丈夫的后事,王凤珍开始了第4次来西安寻找儿子,但依然没有结果。
随后王凤珍通过自己能想到的方式先后又展开了多次寻找,10年中8次来西安、到宝鸡,王凤珍带着希望穿行在每一个有李罡消息的大街小巷,但是8次找儿子无果,让王凤珍产生一个念头:儿子李罡是否还在人世?
在寻找李罡的过程中, 王凤珍得到很多好心人提供的线索帮助。她拿出一个已经破旧的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电话号码。王凤珍翻看着本子说,这上面大概有400多个电话号码,都是一些人为她提供的关于儿子的信息,这上面的每一个电话她都挨个打过。
其中,有一个自称“杰”的人,给她提供了很多关于儿子的信息。这次是自己第8次来西安,今年春节的时候,这个和她联系了很长时间的“杰”说是“李罡”通过自己询问老人的情况。并说自己知道“李罡”的一些情况,他还想到辽宁看望王凤珍。
虽然见不到李罡,但是听人说儿子好好的,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对于王凤珍来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为儿子还在。昨日上午,再次见到王凤珍,王凤珍兴奋地告诉记者:通过一个好心人的线索,她这次来西安到渭南见到了这个好心人,得知了一些关于儿子的最新情况:“李罡”已经成家,并有一女。
这个消息让王凤珍喜忧参半,她不知道这个“李罡”是不是自己寻找了10年的儿子。但是这个消息多少对她来说是个安慰。
采访手记
十年寻子,这份执著让人动容。接受采访的时候,王凤珍说,她的愧疚,来源于没有给予儿子足够的温情与关爱。王凤珍说,儿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管教特别严厉的家庭。丈夫性格暴躁,时常因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孩子们做事总怕出错挨打,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李罡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而事情发生之后,她与丈夫并没有选择安慰孩子,而是以严厉的姿态将儿子与他们隔离开。
一位已经60多岁的母亲本应在家里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而王凤珍却苦行僧似的,年复一年地走在寻子之路上。我们哀叹,但我们更应该祝福,希望这位坚强的母亲不会继续失望。所有认识李罡的人,如果你们看到了一位母亲的悲伤,请转告李罡,他的母亲正在等他;李罡,如果你看到了报纸,请见见母亲,10年来,她有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