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武汉大学生西安体验100元生存7天 每天吃馒头稀饭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2011-07-08 14:0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公安局追逃现创意微博
公安局追逃现创意微博
泰国人妖激情献吻
泰国人妖激情献吻
·财政局长索贿295万元 未给家人好处却帮情人买房
·郭美美微博称突然想死 红十字会将公布审计进展
·奥的斯电梯上海又闯祸:直线下坠5层10多人被困
·高清组图:昆明“炫富女”高调参加电视选秀
·台一男子胸部比女友大感自卑 医师:患男性女乳症
·中国2架军机接近钓鱼岛 日本出动F-15战机拦截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小寨嘉汇汉唐书城,看到几个身穿黄色T恤的学生,正在派发广告传单。“你好,我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播学院的学生,来西安是体验生存的,您看看这个,谢谢。”发传单的男生叫王毅,今年19岁,湖北十堰人。“发一天传单可以收入40元。”
 

好久没卖出去一瓶水,她难过得哭了。

 

这招果然有效,有人主动来买水了。

这位卖水的男同学高声唱起歌来,希望以此吸引路人。

  只拿100元钱,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生活7天,你能吗?7月5日,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播学院的12名大学生,到西安开始了“异乡生存体验”之旅。

  雨中奔波 帮人找房赚得200元

  7月5日凌晨5时许,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播学院的12名大学生,坐火车到达西安。这次的12名队员是从全校200多名报名者中,通过五轮测试选拔出来的。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小寨嘉汇汉唐书城,看到几个身穿黄色T恤的学生,正在派发广告传单。“你好,我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播学院的学生,来西安是体验生存的,您看看这个,谢谢。”发传单的男生叫王毅,今年19岁,湖北十堰人。“发一天传单可以收入40元。”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大学生异地生存体验,也是第一次与社会“亲密接触”。他说,由于前两日下雨,他和队友葛振男只好上网找工作,无意间发现一家动漫培训学校需要在西安找3间房子。大雨天,他俩跑遍房屋中介,最终给这个培训学校找到房子,也赚得第一桶金200元。

  声音

  体验生存 是锻炼还是作秀

  眼下“80后”“90后”被人们称为“抱大的一代”,被贴上“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心理也弱不禁风”的标签。体验异地生存的12名大学生,究竟是踏入社会的提前演练,还是在作秀呢?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市民对此的态度大相径庭。有不少人认为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体验生存无非是在作秀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要是有本事,就该以你的专业知识打开你的谋生之门,承揽一些高科技活儿,作出有水平有深度的调查报告,再不行就自主创业。”网友“123”说,站在街边大声叫卖,招揽生意没什么意义,有作秀之嫌。

  但有很多市民却表示,大学生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生存,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市民董先生表示,生存体验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和抗打击能力,让少数大学生体会到社会现实的残酷,可弥补家庭溺爱有余挫折不足的教育空白。“干点体力活,吃点苦,换来‘活下去’的机会,很值得。”西安大学生小李对体验生存表示了赞同看法。

  唱歌助阵 地下通道内推销矿泉水

  在大雁塔北广场地下通道内,一名男孩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手里拿着矿泉水逢人就问要不要买水。他叫宋旭华,今年20岁,还是大一新生。“本以为人多能多卖几瓶,但是尝试后很失败。”他说。跟他搭档的女生叫秦子琴,背着背包,仰着头双手盖在眼睛上,眼角不时有眼泪流下来。“因为连吃闭门羹,她心里很难过。”宋旭华说。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宋旭华决定改变策略。“我擅长唱歌,我唱歌聚集人气,你就在一边推销。”宋旭华对搭档说。之后他鼓足勇气,连续唱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欢聚一堂》两首歌,没想到两分钟就卖出9瓶,还不乏有路人主动购买。

  遇到麻烦 街头发传单违规被制止

  正当他们信心倍增时,地下通道保安人员走了上来。“别唱了,把水收起来到外面去。”保安说。宋旭华立即上前解释,并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现在只能靠打游击了。”他说。

  在体验生存中,每组成员多少都遇到一些“麻烦”,王毅和他的同伴在小寨发传单时,因为违反了市容管理条例,遇到城管执法人员制止。最后,在表明自己是外地学生体验生存后,执法人员才网开一面把传单还给了他们。“看来这份工作做不成了。”王毅低着头,很是懊恼,“换个地方继续吧!”

  专家

  能提高学生应变能力 应当鼓励

 [1] [2] 下一页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