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6月份猪肉价格上涨57.1%占CPI涨幅21.4%
http://news.hsw.cn    来源: 京华时报  2011-07-10 10:4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卡扎菲支持者办集体婚礼
卡扎菲支持者办集体婚礼
奢侈的韩国纯金美容术
奢侈的韩国纯金美容术
·西安南郊某高校一名22岁女生坠楼致全身多处骨折
·女孩打喷嚏流眼泪以为是感冒 治疗3年才知是过敏
·财政局长索贿295万元 未给家人好处却帮情人买房
·郭美美微博称突然想死 红十字会将公布审计进展
·奥的斯电梯上海又闯祸:直线下坠5层10多人被困
·高清组图:昆明“炫富女”高调参加电视选秀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6.4%,创36个月新高。这是国家统计局为规避数据泄露风险,改变发布形式以来首次发布宏观经济数据。专家普遍预计,虽然短期内CPI仍将保持高位,但下半年有望逐步回落。

  -6月数据

  CPI破6上半年同比涨5.4%

  6月份,CPI同比上涨6.4%,较5月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同比上涨6.2%,农村上涨7.0%;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3.0%;消费品价格上涨7.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0%。上半年累计,CPI同比上涨5.4%。

  6月份,CPI环比上涨0.3%,较5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项目价格持平。

  PPI破7上半年同比涨7.0%

  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涨幅较5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上半年,PPI同比上涨7.0%。

  6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月上涨0.2%,比去年同月上涨10.5%。6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9%,环比下降0.1%。

  -权威解读

  CPI上涨近7成由食品拉动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6月份CPI6.4%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3.7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2.7个百分点。在各类商品和服务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涨幅的66.6%。

  食品中,粮食价格上涨12.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4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2.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94个百分点;鲜蛋价格上涨23.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3.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2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7.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9.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9个百分点。

  居住类价格涨幅环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6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2%。其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4.1%,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4%,住房租金价格上涨5.9%。值得注意的是,居住类价格6月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此外,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9%。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0%,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4.7%,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4.2%,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2.9%,市区公共交通费价格上涨2.6%;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2.9%。

  非食品因素推动作用初显

  构成CPI的8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6月全数上涨,显示非食品因素也逐渐成为推高CPI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国内通胀的动力机制发生了新变化,各方面因素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逐渐传递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上来,而成本推动导致的物价上涨惯性更大,持续性更强,波及面更广,治理起来就更复杂。

  -焦点

  “疯狂的猪肉”持续拉高物价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食品类的肉禽及其制品中,以猪肉价格上涨最多,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占CPI涨幅的21.4%。

  猪肉价追上牛肉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上个月的表态,5月份生猪同比价格上涨了40.4%,对CPI的贡献将近20%,可见,6月份猪肉价格对CPI的贡献幅度继续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5日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6月下旬猪肉价格与5月下旬相比,涨幅达到15%之多。其中,猪后腿肉价格到6月下旬已经达到每公斤30.58元,猪肉五花肉价格达到每公斤29.72元,仅仅10天上涨幅度就均超过5%。

  而记者昨天在北京几家市场和超市见到,猪肉排骨的价格已经上涨到每斤19元-23元,前腿肉也已经达到每斤17.5元左右。而牛肉价从每斤17.5元-18.5元不等。

  猪肉或继续涨价

  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表示,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推动。由于猪肉行业高度分散,养猪户难以快速对需求的起落作出反应。去年猪肉供过于求令价格受压,打击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现时供应短缺。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猪肉价格仍没有见顶迹象,生猪价格的同比上涨幅度已经远远超过猪肉的同比上涨幅度,这导致了未来猪肉价格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较大。

  刘利刚认为,一旦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将会造成CPI上涨0.036个百分点。如果猪肉价格同比上涨超过50%,将带来CPI上涨1.8个百分点,并造成未来数月中国的CPI同比上涨超过6%。

  -追问

  “破六”是否已经见顶?

  从2010年夏季开始的这一轮物价较快上涨,已经持续一年,涨幅更是达到近3年来的最高点。6月CPI的“破六”是否意味着已经见顶?

  正方

  年底前降至4%

  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表示,6月份的CPI将很可能成为最近一轮通胀升温的顶点,CPI将会在未来数月降温,尽管最初的下降步伐将会较慢。预计CPI涨幅从10月份开始会降至5%以下,并将于年底前逼近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破六”更多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涨价的翘尾因素在今年上半年积累的滞后反应,翘尾因素已经达到顶峰。他特别指出,不少新涨价因素在国家调控作用下正在收敛。例如夏粮连续第8年丰收,蔬菜瓜果大批量上市,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国家调控打击了投机和投资性需求。

  反方

  7月或创新高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指出,从CPI环比来看,整体环比自2010年7月以来持续高于历史正常水平(除2010年9月外)。其中,食品和非食品环比都创下了1995年来同期次高水平。环比并未显示出放缓迹象。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及近期走势,预计7月食品价格环比6月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大。只要7月食品价格环比涨幅高于0.7%,则7月CPI同比就可能创新高,从目前态势来看,显然无法排除这种可能。因此,6月CPI难言见顶。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从历史周期来看,猪肉价格一直是CPI的重要领先指标,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猪肉价格仍没有见顶迹象,鉴于其一般领先于CPI通胀率两至三个月见顶,这意味着中国的CPI很难在今年第三季度底前见顶。

  是否还会进一步加息?

  虽然6月通胀进一步提高,但此前公布的6月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进一步下滑,显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货币政策走向将如何?

  正方

  年内暂停加息

  摩根大通预期通胀压力将于未来缓和,这预示央行在今年下半年暂停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增加。同时,考虑到持续的外部贸易及资本账目盈余导致国内流动性不断增加的压力,央行将可能继续密切监控及管理整体的货币及流动性状况。央行可能在重新关注公开市场操作后将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上调50点,以控制流动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认为,考虑到目前利率已经达到历史中性偏高水平,在下半年物价涨幅回落企稳、经济增速有放缓迹象以及中外利差扩大加剧资本流入情况下,年内利率再度调升的可能性很小。如果7月新增外汇占款较多,存款准备金率则有再次上调的可能。未来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下降、部分银行流动性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准备金率调整频率将放缓,将更为倚重公开市场操作来回收流动性。

  反方

  仍有加息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则表示,“下半年,仍然有加息的空间和加息的必要性。”从目前处于高位的民间借贷利率来看,加息只是防止了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背离的扩大。下半年是否再次加息也要取决于政策的效果。从7月份来看,应该是一个观察期,要观察国内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也要观察世界其他国家的加息节奏。

编辑:王静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盘点上半年八大类齐涨 西安居民消费涨幅6.7%   11-07-10 07:55
·6月CPI数据9日将公布 二季度数据13日发布(表)   11-07-07 17:34
·国家统计局7月起提前发布CPI等经济数据防止泄密   11-07-07 17:11
·发改委称6月CPI涨幅将高于5月 猪肉价格继续涨   11-06-23 10:53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