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增长要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预期目标。地方“十二五”规划中,5个省份提出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19个省份提出居民收入增速和经济增速同步,5个省份提出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
今年已经过半,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同步的目标是否实现了?从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上半年全国经济数据来看,居民收入增长没有跑过GDP的增长幅度。
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1元,陕西是9346元
收入涨了 咋没感觉
专家分析:因为增收幅度跟不上物价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上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207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041元,同比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706元,同比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7%。
昨日,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也发布陕西省上半年经济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46元,同比增长15.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6%。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专业人士分析说,上半年,陕西省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政策性增资,对居民收入增长贡献1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各地政府普遍扩大城市低保范围,提高低保人群的生活保障金、失业金,增加了应对物价上涨的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
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023元,同比增长2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1%。之所以增收是因为上半年陕西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7.7%,直接带动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同时,工资性收入增长也有力拉动了农民收入。调查显示,上半年,陕西农民人均务工月均收入增长20%以上。另外,上半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05元,同比增长24%。
■专家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谈民宪:上半年GDP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2%,单从表面来看,居民收入增幅的确超过GDP增幅,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6%,并没有超越GDP。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现在物价猛涨,对生活造成了较大压力,大部分居民的收入远远没有超过GDP的增幅。
本报记者 段晓宁 胡晓军
GDP增速回落 经济出现滞胀?
国家统计局回应:主动放缓增速是为了跑得更好
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9.5%,较前两个季度放缓,引出了中国经济“滞胀说”,对此,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认为,经济增速的回落,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依然充沛。
“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基本稳定在9.5%至10%之间,这个增速是不低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我国经济正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滞胀说”中的“滞”无法成立。另外,部分主要的经济指标在二季度回调,是刺激政策退出之后的正常反应。就像一个人跑步一样,不能总是加速度,还要适当放慢脚步调整一下,这是为了后面能跑得更好。
上半年全国CPI同比涨5.4%;陕西涨5.6%,城镇居民人均支出同比增17.4%
物价涨幅 何时回落
专家预测:7月CPI涨幅就可能回落
有人说:物价涨这么快,工资也没怎么涨,吃的东西太贵了。确实,上半年,柴米油盐酱醋茶价格上涨,让全国人民的菜篮子都沉甸甸的。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4%,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5.2%,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5.9%。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上涨6.4%,涨幅创下三年来新高。
也正因为物价上涨,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699元,同比增长17.4%。消费支出一般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八大类。
CPI同比上涨5.4%,使得年初预定的4%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面临很大难度,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昨日说:“尽管物价上升的压力还比较大,但是保持物价稳定的有利条件在增加。”盛来运分析,3、4、5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的推力在增强,这种状况如果是趋势性的话,会对后期物价走势产生重大影响,也说明前期物价调控政策正在取得积极成效。此外,按照中央要求,在控制物价的同时要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
■分析预测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现在的物价上涨有点儿成本推动的中期上涨的味道,我们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分两大部分,一部分针对当前的物价上涨,另一部分针对通胀预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7月CPI同比涨幅有可能回落。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生猪存栏已经连续4个月增长,预计肉价后期趋稳。不过,一些专家和养殖户认为,受生猪生产周期的制约,年内猪肉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明年将有所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