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回应相关质疑 称救援中没有宣布过救援结束
近日,一些媒体报道“7.23”事故救援中,“铁路官员24日曾宣布,车厢内无生命迹象,救援结束,但现场又搜救出生还者”。铁道部“7.23”事故救援前线指挥部28日通过媒体正式回应:这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
这位负责人介绍,事故发生后,地方公安、消防、武警和铁路等各方人员一道,积极开展了全面的搜救工作。前方指挥部要求所有救援者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必须争分夺秒,绝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刻。事实上,现场指挥部没有任何人宣布停止救援。正是现场抢险人员争分夺秒、一刻不停地施救,才为后来救出小女孩伊伊争取了宝贵时间。
这位负责人介绍,事故现场的列车车厢被撞挤压严重,加之周边环境复杂,音频探测仪无法穿透列车铁皮。又由于事故车厢空间很狭小,视频探测仪也施展不开。可以说,生命探测仪在当时事故现场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虽然,救援人员对每一个车厢都仔细进行了探测,但现场对生命的搜救并没有完全依赖于生命探测仪等设备。正因此,在生命探测仪探测“车厢内无生命迹象”的情况下,救援人员仍然继续坚持搜救,最后方搜救出小伊伊。
另外,针对某些媒体质疑铁路部门在救援过程中“掩埋车头,销毁证据”,铁道部28日也作出回应,称此说不属实。
据铁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救援过程中,桥上有三节车厢挤压在一起,为使救援人员对中间一节受挤压变形严重的车厢进行彻底搜救,必须把两端车厢移开。
按救援方案,要在桥下使用大吨位汽车吊,方能将两端车厢移开。为使汽车吊进入场地作业,须对桥下场地进行清理。即将桥下较完整的车厢整体外移,对散落的部件(包括撞碎的车头部件)采取外移并集中堆放在取土坑中,为吊车作业腾出场地。所有部件和车体绝没有实施掩埋,更不存在销毁证据的问题。
遇难者遗体均已经过DNA检验 名单全部公布
温州警方28日公布了第三批“7·23”事故遇难者名单,共计4人。至此,此次事故39名遇难者名单全部公布。警方称,39具被家属认领的遇难者遗体均已经过DNA检验认定核实。
在遇难者中,浙江籍19人,福建籍14人(包括2名美籍华人,均原籍福建),北京、湖南、安徽、河南、天津籍各1人,意大利外籍1人。
针对一些遇难者早就被公众知晓,而警方公布其确认名单滞后的现象,温州警方表示,这源于抽血进行DNA鉴定的时间有先后。
26日早间,温州市委、市政府称,遇难者林焱的家属已与事故善后处理小组签订赔偿协议,是此次事故处理中达成的首例赔偿协议。但是,在当天下午警方公布的首批遇难者名单中,没有林焱的名字。同时,舆论普遍关注的D301次动车遇难司机潘一恒,也没有出现在首批公布的名单中。
温州警方有关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送进殡仪馆的遗体有的很好辨认,有的不好辨认了。因此虽然家属进行了认领,有的还出现多人认领,警方本着对死者负责、对家属负责的态度,进行抽血DNA确认。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林焱、潘一恒遇在首批名单中没有,是因为他只经家人辨认确认,尚未得到技术手段确认。林焱、潘一恒等进入抽血、DNA鉴定的时间晚了点,最终确认公布的时间也就跟着推后了。这两人分别在第二、第三批名单中予以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