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温家宝抱病赴温州 强调让群众得到真相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1-07-29 07:1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女仆咖啡”厅现身北京
“女仆咖啡”厅现身北京
最萌小萝莉现身世园会
最萌小萝莉现身世园会
·张尚武来宁拎包入住 成陈光标公益爱心形象大使
·贵州安顺摊贩疑被城管打死 城管局局长被免职
·6万上班族健康调查:记忆力性欲下降居症状前五
·人民日报五问中国航母 称无航母难保卫领海主权
·小偷穿四角裤光脚行窃 因脚臭惊动女主人被抓(图)
·昆明一志愿者捐骨髓半途反悔 或加速受捐者死亡
 

  铁道部回应相关质疑 称救援中没有宣布过救援结束

  近日,一些媒体报道“7.23”事故救援中,“铁路官员24日曾宣布,车厢内无生命迹象,救援结束,但现场又搜救出生还者”。铁道部“7.23”事故救援前线指挥部28日通过媒体正式回应:这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

  这位负责人介绍,事故发生后,地方公安、消防、武警和铁路等各方人员一道,积极开展了全面的搜救工作。前方指挥部要求所有救援者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必须争分夺秒,绝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刻。事实上,现场指挥部没有任何人宣布停止救援。正是现场抢险人员争分夺秒、一刻不停地施救,才为后来救出小女孩伊伊争取了宝贵时间。

  这位负责人介绍,事故现场的列车车厢被撞挤压严重,加之周边环境复杂,音频探测仪无法穿透列车铁皮。又由于事故车厢空间很狭小,视频探测仪也施展不开。可以说,生命探测仪在当时事故现场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虽然,救援人员对每一个车厢都仔细进行了探测,但现场对生命的搜救并没有完全依赖于生命探测仪等设备。正因此,在生命探测仪探测“车厢内无生命迹象”的情况下,救援人员仍然继续坚持搜救,最后方搜救出小伊伊。

  另外,针对某些媒体质疑铁路部门在救援过程中“掩埋车头,销毁证据”,铁道部28日也作出回应,称此说不属实。

  据铁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救援过程中,桥上有三节车厢挤压在一起,为使救援人员对中间一节受挤压变形严重的车厢进行彻底搜救,必须把两端车厢移开。

  按救援方案,要在桥下使用大吨位汽车吊,方能将两端车厢移开。为使汽车吊进入场地作业,须对桥下场地进行清理。即将桥下较完整的车厢整体外移,对散落的部件(包括撞碎的车头部件)采取外移并集中堆放在取土坑中,为吊车作业腾出场地。所有部件和车体绝没有实施掩埋,更不存在销毁证据的问题。

  遇难者遗体均已经过DNA检验 名单全部公布

  温州警方28日公布了第三批“7·23”事故遇难者名单,共计4人。至此,此次事故39名遇难者名单全部公布。警方称,39具被家属认领的遇难者遗体均已经过DNA检验认定核实。

  在遇难者中,浙江籍19人,福建籍14人(包括2名美籍华人,均原籍福建),北京、湖南、安徽、河南、天津籍各1人,意大利外籍1人。

  针对一些遇难者早就被公众知晓,而警方公布其确认名单滞后的现象,温州警方表示,这源于抽血进行DNA鉴定的时间有先后。

  26日早间,温州市委、市政府称,遇难者林焱的家属已与事故善后处理小组签订赔偿协议,是此次事故处理中达成的首例赔偿协议。但是,在当天下午警方公布的首批遇难者名单中,没有林焱的名字。同时,舆论普遍关注的D301次动车遇难司机潘一恒,也没有出现在首批公布的名单中。

  温州警方有关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送进殡仪馆的遗体有的很好辨认,有的不好辨认了。因此虽然家属进行了认领,有的还出现多人认领,警方本着对死者负责、对家属负责的态度,进行抽血DNA确认。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林焱、潘一恒遇在首批名单中没有,是因为他只经家人辨认确认,尚未得到技术手段确认。林焱、潘一恒等进入抽血、DNA鉴定的时间晚了点,最终确认公布的时间也就跟着推后了。这两人分别在第二、第三批名单中予以公布。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温家宝:善后处理要人性化 多少钱也买不回生命   11-07-28 16:30
·组图:温家宝就动车事故答问 强调要给出真相   11-07-28 15:29
·温家宝温州高铁事故现场中外记者会实录(全文)   11-07-28 15:04
·温家宝:铁道部是否救人第一 要如实回答   11-07-28 15:1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