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涨幅比上月提高了0.1个百分点,再创新高。
食品类价格依然领涨CPI。7月份中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7%;粮食价格上涨12.4%;蛋价格上涨19.7%。
居住类价格涨幅也比较突出。7月份中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9%。其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4.4%,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5%,住房租金价格上涨4.0%。
此外,7月份中国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8%,衣着类价格上涨2.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5%。
根据国家统计局分析测算,在7月6.5%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3.3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3.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报告还指出,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5%。
下半年价格总水平或回落
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升6.5%,再创近期新高。哪些因素导致物价总水平居高不下?国家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控制物价?记者昨日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
周望军说,总体看,导致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国际输入性较强、货币流动性充裕以及前期自然灾害等因素,也有资源性产品以及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上涨累积效应不断释放的影响。
周望军认为,从30年经济运行的统计结果看,当前CPI上涨与GDP增长仍然处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当前价格运行拐点特征明显,预计下半年我国食品类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稳中略有波动的态势,但由于翘尾因素快速下降,预计后期价格总水平同比将有所回落。
对于今后稳定物价的举措,周望军表示,将重点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我国将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取消高速公路的超期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大力清理整顿农贸市场、超市进场费以及银行卡的不合理收费。
另外,国家将继续推进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全部建立起来。他表示,各级政府将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炒作、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下半年国家还将继续加强粮食、生猪和蔬菜的供给,保障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新华
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昨日发布调查结果显示,7月份,西安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缩小0.4个百分点。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的涨幅占居民消费价格总涨幅的87.5%,成为推动当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7月份,翘尾因素推动西安CPI同比上涨3.2个百分点,翘尾因素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比6月减弱0.5个百分点,成为西安CPI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调查统计,7月份,陕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5%,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涨幅呈现双回落态势。
调查的居民消费价格八大类中涨幅回落的有六类,涨幅扩大的有两类。其中,食品价格回落了0.1个百分点,衣着回落1.3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回落0.2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回落0.3个百分点,烟酒类和交通通信类分别回落了0.1个百分点。涨幅扩大的是家庭设备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分别扩大了0.5和0.2个百分点。本报记者 段晓宁
近期央行不会加息
经济学家、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并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滞胀,只是有滞胀的苗头而已。7月CPI6.5%符合预期,PPI比预期高了一点,CPI环比比同期高,不仅食品价格高,非食品价格也高,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我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了滞胀状态,CPI同比达到6.5%,PPI同比达7.5%,而经济的增长则在9%,和前几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富有认为,未来经济增长出现放缓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
鲁政委预测,即使通胀水平很高,然而,在美国被调级之后,近期国际资本市场纷纷出现暴跌,在这样的态势之下,即使央行想加息,近期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企稳,央行才会加息,因为,只有加息才是抑制通胀最重要的手段。由于今年CPI的高点可能会出现在9月份或者10月份,个人预测央行可能在10月份左右进行加息。本报记者 胡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