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浙江市场血燕亚硝酸盐含量超标 实系劣质白燕制成
http://news.hsw.cn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1-08-16 19:3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湖南卫视主持人泄裙底
湖南卫视主持人泄裙底
沙排宝贝海边戏水
沙排宝贝海边戏水
·河南六旬单身老汉被结扎 顶替别人完成计生指标
·菜贩派出所询问室内自缢死亡 监控录像曾被剪辑
·夫妇两人一见钟情 领证当晚发觉妻有狐臭欲离婚
·央视曝百度收钱推虚假网站 出钱越多排名越靠前
·女子网购安眠药勒死情人:“得不到就同归于尽”
·传姚晨经纪人司机杀妓女碎尸 4女星被传唤(图)
 

 

  号称天然血燕

  实系劣质白燕用鸟粪熏制而成

  调查数据:据初步调查,浙江市场上销售的血燕产品多从广州、厦门等地进入,主要源自马来西亚等国家。在昨天工商部门的视频材料里,多位燕窝经销商承认,市场上销售的血燕,其实是在加工作坊里,对一些劣质的白燕窝用鸟粪熏制或染色后形成的。

  郑宇民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血燕”与大家想象中的相差甚远。

  这一点,近几年已经有许多人开始质疑。本报记者昨日连线马来西亚古晋城华人Alex,这位两年前就在杭州某本地论坛上发帖《中国没有真血燕》的马来西亚华人在杭州开设了自己的燕窝公司,深谙其中的门道。

  他告诉记者,血燕的产量非常低,以马来西亚盛产血燕的东马婆罗洲来说,几千个出产洞燕窝的山洞里,血燕的产量每年还不到1吨。在马来西亚,80%的血燕被当地人抢购一空,剩下20%主要提供给西马和新加坡的消费者。最终输入中国的,每月最多只有几十公斤。“我有过统计,中国市场上血燕的消耗量目前达到了两三百吨/月,试问天然血燕的产量目前连东南亚本地都满足不了,中国又哪有那么多货?”

  有利可图催生了“黑心燕窝”,人造血燕的诞生,其实简单地说,就是白燕变红的过程。Alex说关于血燕的造假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目前的造假工艺日趋系统化:“通常的做法,是将金丝燕的粪便放在一个大槽中,然后将准备好染色的白燕掩埋其中,大约两个星期后取出,白燕的表面就能呈现出红色。然后再使用两种化学药剂进行定型、固色,血燕就产生了。”粪便含有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形成亚硝酸盐,于是血燕自然成了“毒燕”。

  对于目前燕窝店里色泽莹润的血燕,Alex很无奈:“其实天然血燕没那么好看,一点也不红,是桔黄色的。”

  不光是血燕

  白燕的造假也很严重

  调查数据:马来西亚农业及农基工业副部长蔡智勇在《星洲日报》中指出,市场上根本没有血燕,所谓血燕多数是色素染制。

  Alex告诉记者,其实不仅仅是血燕,白燕的造假也很严重:1公斤毛燕去毛后,只剩下700克,但配上其他物质漂白后,成本锐减70%。“一般来说,正规白燕的批发价在17000元人民币/公斤,但现在中国大部分经销商拿的都是10000元/公斤的加工白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杭州燕窝经销商说,行内拿货,价格不会超过11000元/公斤,已然约定俗成。“能有钱赚,谁愿意老老实实地拿正规白燕。反正刷了鱼胶,谁都认不出来,而且就算我们想拿,批发商手上也都是处理过的货。”

  Alex向我们透露,在印尼等地,制造假燕窝的培训班很常见,只要付出约200元港币的学费及一天时间,就能学会。

  制造假燕窝的课程一般采取单对单的教学形式。方法是首先将小量真燕盏用水浸透,约1-2个小时后燕盏分开变成一条条燕丝。下一步是调制胶水,这里说的胶水跟普通胶水不同,是一种印尼特产,名叫“SUPER77”的粉末状粘合剂。它的主要成分是木薯粉,无色无味但粘性很强。

  用胶水把真燕丝和大菜糕混合在一起(大菜,是含有丰富胶质的海藻类植物,被视为魚胶代用品,大菜糕是类似布丁的甜品),逐条铺在半圆形的模具内,风干一晚,就成了真假难分的燕盏。本报记者在淘宝上发现这种“特制胶水”在国内也能轻易买到,每瓶胶水只需30-50元,批发价只是一半。据当地学堂人员透露,一瓶胶水可以做一百个燕盏。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福布斯》再将皮蛋列为恶心食物 蛇酒燕窝亦上榜   11-08-07 08:29
·旅客夹藏74.4公斤燕窝 欲闯关被海关人员查获   11-07-27 11:0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