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4日,工人们在南盘江边搭建仅1米多高的挡墙防止铬渣被大雨冲入江中。
在相关调查报告陆续公布后,网传的云南曲靖“非法倾倒铬渣”事件看似告一段落。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产出铬渣的企业发现了堆存在南盘江边的庞大铬渣堆,当地有村民流传“癌症村”的说法,甚至平日只能喝买的矿泉水。种种迹象表明,“铬渣致污”事件背后隐含多个疑团。
疑问1
铬渣堆江边堆存多久?
调查:至少已10年以上!
云南曲靖“非法倾倒铬渣致污”事件,目前已造成倾倒地附近农村77头牲畜死亡,对农田的污染状况还需进一步评估。随后,水利部调查组对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河段进行水体取样,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所取水样的水域水质未检验出六价铬超标。
然而,就在南盘江边,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堆放了超过14万吨的铬渣堆。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南盘江水质存在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专家组选取的地点都在“被倾倒的铬渣”影响范围内,没有涉及厂区的铬渣堆,另外如果下大雨,铬渣堆被雨水冲刷,南盘江六价铬检测数据明显会有变化。
记者日前来到离厂区不远的一个由铬渣堆成的斜坡上,巨大的铬渣堆与南盘江之间仅隔一段砖砌的约一米高挡墙。该公司总经理汤再杨说:“2003年收购这个厂的时候,铬渣就在这里了,总共28.84万吨,起码10年多了。”按汤再杨所说,从2003年算起,该公司这堆庞大的剧毒工业废料铬渣已在南盘江边堆放了8年以上。如果从1989年该化工厂开始生产算起,这里堆放铬渣已22年。
疑问2
“癌症村”是否属实?
调查:8年11人因癌亡!
在与厂区相邻的小百户镇兴隆村委会,曾担任过村支部书记的村民常小乔告诉记者,牲畜不敢放到江边,很多村民莫名得病,30多人得了癌症。
47岁的兴隆村二组新村村民王楼先的父亲患有肺癌。他说:“现在我们买矿泉水喝。但煮饭还是要用井水。”他告诉记者,化工厂位于村子上游,从1998年它建厂到现在,南盘江的水一直污染严重。2008年,家里获得了化工厂赔偿的8000多元,2009年也赔偿了一部分。“我们整个村去上访了不下1000多人次,环保局的领导说:‘赔了钱了,就不要追究了。’”
陆良县疾控中心副主任钱鑫告诉记者,兴隆村共3563人,通过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确实有人死于癌症,但数字没有那么多。2002年至2010年,经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诊断的癌症病例有14人,其中11人已经死亡,死亡时最小的为9岁,最大的77岁。
疑问3
几多危险废物悬头上?
调查:监管漏洞太大!实际上,近年来,媒体已多次报道了南盘江被污染的事件,如:2009年10月,南盘江雷打滩水库突然变黑,569吨鱼死亡,12家养殖户损失惨重;2010年6月初,养殖户重新投放的20吨鱼苗,再次大量死亡,养殖户血本无归。
据介绍,我国是铬渣产生最多的国家,目前有铬盐生产企业每年排出铬渣约45万吨,历史累计堆存量已超过400万吨,涉及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家企业,其中有些企业已经破产或关闭。这些堆存的铬渣大多露天放置,没有防雨淋、防渗漏、防飞扬等防护措施。
在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里明确规定,铬渣的运输路线应尽可能避开居民聚居点、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运输过程中应包装完好,应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等等。
据记者调查,在云南曲靖“非法倾倒铬渣致污”事件中,铬渣运输、贮存监管缺失,更没有“转移联单”一说,即转移危险废物前须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
最新消息
现存14.8万吨铬渣将重新选址搬迁
云南省曲靖市政府新闻办17日通报,为切实解决好铬渣非法倾倒致污后续问题,曲靖市决定对铬渣非法倾倒点进行认真排查、检测,对有可能存在受污染的残留物彻底清理回收,作无害化处理;对南盘江水质实行日监测制度;对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现存的14.8万吨铬渣,按照国家环保要求重新选址搬迁并作无害化处理。
铬渣污染涉事企业曾6次铬处理不到位
16日,记者从曲靖市陆良县环保局拿到了环保局对于涉事单位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的《环境监察现场记录表》。记者发现,自2011年1月28日至2011年7月25日,环保局先后7次前往该厂,其中6次发现铬处理不到位的情况。
本组文/图据新华社、《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