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央视儿童剧插播卫生巾广告引争议 导演表示无奈
http://news.hsw.cn    来源: 四川新闻网  2011-08-23 15:0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全球最性感的公益宣传
全球最性感的公益宣传
华山独臂挑夫坎坷人生路
华山独臂挑夫坎坷人生路
·女儿患白血病无钱救治 母亲举牌“卖身救女”(图)
·美未婚夫妇大战僵尸 另类订婚照走红网络(图)
·摸胸超速男上演“速度激情” 陈嘉上称侵犯隐私
·11岁姐弟偷东西被关 姐姐回家后写下遗书坠亡(图)
·女子被骗至武汉强迫卖淫 爬上雨阳篷获救(图)
·殡仪馆挂大红海报引反感 民众呛“庆祝什么”
 

本报记者 王砚文

  在导演钱晓鸿的印象里,上一个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儿童电视剧,还是1992年的《小龙人》呢;此后19年,儿童剧似乎与著名的“央一黄”彻底绝缘了。因此,当由他执导的28集儿童剧《小小飞虎队》本月在“央一黄”播出时,很多人都觉得心里没底儿。但是,这部儿童剧开播之后所取得的收视成绩,却着实令人意外。“目前收视率快要破4%了,单集收视也在全国夺冠,这么好的成绩,连我都想不到!”钱晓鸿难掩兴奋。

  然而,在赢得了高收视率的同时,《小小飞虎队》也在观众中引起了一连串的争议。昨天,钱晓鸿接受本报专访,对观众提出的意见一一予以回应。他坦诚地表示:“因为事关孩子,在拍摄儿童剧的时候,确实需要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争议一:让孩子远离战争?

  在《小小飞虎队》中,三个可爱的孩子建立起“小飞虎队”,和日寇周旋斗争,为当地抗日武装传递情报。其实,观众对这样的题材早已司空见惯,比如《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经典电影,讲述的都是这类故事;但是在如今这个年代,观众却有了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剧中出现的“娃娃兵”有违当今人道观念,同时剧中的战争场面过分渲染了暴力思想,对孩子成长不利。还有家长斥责说:“不对孩子说明战争的恐怖,反而把它弄得欢天喜地,难道想让小朋友们都变成好战分子吗?”

  “我可以理解这种观点,不过说话的人一定没有仔细看这部戏。”钱晓鸿语气平缓地解释道,《小小飞虎队》非但没有宣扬战争的暴力血腥,反而自始至终都在试图表达“让孩子远离战争”的思想。他举例说,按照剧情,孩子们传送情报并不是受到大人的命令,而是误打误撞“捡”到了任务;而且剧中所有的打杀场面,孩子们都很少出现,更没有亲身参与其中。钱晓鸿还反问:“不论你是否展现那段战争,它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难道让孩子完全不去了解这段历史?”

  争议二:儿童剧里骂脏话?

  戏里戏外,《小小飞虎队》中的飞虎队员都是孩子们崇拜的英雄偶像;不过,这些成人角色的台词中,时不常会蹦出一两句“国骂”。为此有家长担心,粗鲁的语言会给孩子起到不良示范,“让孩子以为说脏话就很有英雄气概”。

  提到这个问题,钱晓鸿透露了一个情况:《小小飞虎队》上映之前,曾请北京101中学的学生和家长观看过此片;当时也有家长提出,戏里能不能一句脏话都不说?但这却让身为导演的他犯了难。“这些因素我们事先都考虑过。在正式上映之前,这部电视剧经过了7道审查关卡,基本上已经把有脏话的台词删掉95%了。但一句都不要,实在不符合人物性格,那都是些五大三粗的汉子,急了眼谁不骂两句?”他还认为,这并不是简单的文明礼貌问题,而是表现了一种民族态度。“日军占我国土,杀我百姓,骂他两句都不行?也太孬了。”

  争议三:插播广告太尴尬?

  《小小飞虎队》每晚连播两集,中间会插播一段广告。但是令人尴尬的是,这其中居然夹着一则某品牌卫生巾的广告。这则广告给观众赵女士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麻烦:“每次播到这儿,我家那个还不到6岁的儿子就非追着要我解释,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她提出,在儿童剧中间插播这样的成人用品广告,是不是不太合适?

  对于这个问题,钱晓鸿也表示很无奈,他猜测说,这些广告应该是先于电视剧安排好的,要临时更改恐怕有困难。央视相关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一说法:“现在播出的所有插播广告,在一年前就签好了合同,排好的广告因为有合同约束,不太可能临时变更。”另外,央视目前也没有根据剧情调整广告的相应条例。

  "央一黄"真的太久没有上过儿童剧,时代又变化很大,所以很多事情我们也在重新摸索。”钱晓鸿对此很感慨,“比起一般电视剧,儿童剧因为涉及到孩子,需要更谨慎,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细节。”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