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及时充足的融资支持,对大型集团公司而言就更是如此。面对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题,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运作,不断创新融资模式,破解了企业发展瓶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省发展最快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 企业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
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持续推动力,融资驾驭控制得当,可以给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加动力。同许多国有企业一样,陕煤化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同样面临着“钱从何来”的问题。作为一家整合陕西省内国有重点煤炭、化工企业重组成立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该集团成立以后急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建设项目超过60个,投资总额接近1000亿元。这对于刚刚走出困境,安全生产和职工生活仍有欠账,企业还需要进一步休养生息的陕煤化集团来讲,企业发展及筹措建设资金的任务十分艰巨。
“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企业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该集团董事长华炜对记者说,“近年来,陕煤化集团积极创新融资机制,广泛拓展融资渠道,为集团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而且形成了集团相对固定的融资通道和基本成熟的融资模式,破解了企业融资瓶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记者了解,该集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国家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实行“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的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集团的产业政策,更得益于坚持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道路。
据该集团总经理杨照乾介绍,在资本市场运作中,陕煤化集团确立了“以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为主线,以金融借贷为支撑,通过组合应用各类融资工具,并与外部战略投资者合资等方式,融入所需发展资金”的融资模式。
近年来,在多种融资方式的助推下,陕煤化集团呈现出“每两年翻一番”的跨越发展速度,2010年,该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煤炭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跻身全国前五强,实现销售收入516亿元,实现利润105亿元,位居陕西省属企业第一名,总资产达到1343亿元。2011年上半年,煤炭产量达到5589万吨,实现利润5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和141.35%,为顺利完成2011年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