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抓捕
不敢在家呆睡到邻居家
民警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这个盗墓团伙共有14人。潘某被抓当晚,还有两个同伙在一旁望风,看到潘某等人被抓便仓皇逃窜。“这二人把消息告诉了其他人,第二天他们就四散逃窜。”
江宁警方将其中一名潜逃的戴姓盗墓贼进行了网上追逃。今年7月,镇江警方传来消息,戴某在镇江某处打工。经过民警一番劝说,戴某向镇江警方自首,同时又通知了仍躲在外地的弟弟到上峰派出所投案。
8月22日,句容方面传来消息,有3个潜逃的盗墓贼又回到了句容,干起了各自的营生。办案民警立即赶赴句容,将3人抓获。这3人都是山东人,其中两人为李氏兄弟。据他们交代还有一个老乡姓王,也是同伙。8月25日,民警摸清了王某在句容的暂住地,可是去了以后却发现王某并不在家。民警对王某的儿子小王做起了工作,最终小王告诉民警父亲就在隔壁邻居家。原来,王某怕被警方抓到,在出去躲了一阵后,回来也不敢住在家里,而是住到了隔壁邻居家。
至此,该盗墓团伙7人已被批捕,4人被刑事拘留。濮其华介绍,目前尚有3人潜逃,在他们手上还有两件陶瓶,是在句容作案时从古墓中挖到的。经过专家认定,该团伙短短一星期盗掘了10座古墓,已涉嫌盗掘古墓葬罪。
盗墓故事
现实版“鬼吹灯”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盗掘古墓葬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多次盗掘古墓葬则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这么重的罪,为什么盗墓贼铤而走险呢?民警在调查中发现,这一盗墓团伙成员并非不懂法,但他们都做着一夜暴富之梦。
总指挥 潘某
看完《鉴宝》他重操旧业
潘某30多岁,是句容农民,这个盗墓团伙就是他组织的。他告诉记者,自己盗墓始于2008年,当时还是跟着别人干。“就是出把子力气。”潘某说,句容古墓多,民间盗墓者众,他平时在家务农,闲时跟人出去盗墓。
“干了两年就不干了,觉得盗墓搞不到钱。”潘某说,他此前在句容挖到过铜镜、陶罐等,但因为自己不识货,都贱卖了。“我一个铜镜就卖了两百块,一些陶罐几百元就卖了,最贵也就卖过8000元。”潘某说,有时一条烟就能从他手里换一个汉代的陶罐。
但是今年初,潘某却开始重操旧业。“主要是因为看了电视上的《鉴宝》等栏目。”潘某说,在一期节目中,他看到一个人拿着一个和他此前挖到的一模一样的铜镜让专家估价,竟高达40万元。“我怎么就200元给卖了呢?”潘某觉得古董的行情来了。
帮手 菜农、小刀手
麻将档里 召集起“草台班子”
当然,盗墓还要找一些帮手,潘某就在身边开始物色。
潘某常去一家麻将档,认识了不少狐朋狗友。潘某有意无意说起古墓,而且大吹特吹能一夜暴富。不少人和潘某一拍即合。很快,潘某找到了十多个帮手,搭起了盗墓的“草台班子”。
说是“草台班子”一点不为过,除了潘某,其他人基本都是出力气的。李氏兄弟、戴氏兄弟和王某都是山东人,他们在句容的菜场做生意,李氏兄弟是杀猪卖肉的,王某则在句容包了地种菜、卖菜。潘某表示,只要他们去帮着挖墓,不管能不能挖到宝贝,都按一天200元的标准计工钱,如果挖到宝贝了还有提成。
每次潘某看好了古墓位置,便打电话通知李氏兄弟等人,叫他们去挖。不过,潘某因为挖了好几次都没有盗到宝贝,所以只给李氏兄弟等人付过一次工钱。民警介绍,4月17日抓捕当天,李氏兄弟等人就是因为潘某不给钱,所以没到现场参与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