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在于有大量非法用工需求
“黑劳工”现象屡禁不止,表面暴露的是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力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一些低端落后生产形式难以转型升级却又不甘被市场淘汰的尴尬处境。
连续多日的等待和寻找后,在火车站广场,朱合伟终于指认出此前拐骗自己的“黑中介”。郑州火车站派出所随即将其带走讯问,但由于缺乏证据支撑,最终只能无奈放人。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黑劳工地下输送链中,从“钓鱼者”到“黑中介”,再到非法用工场所,每个环节都形成了熟人网络,且不少参与者用的都是绰号,作案手法极端隐蔽,由此给公安部门的侦破工作带来极大难度。
根据相关资料,早在2007年,震惊全国的山西“黑砖窑”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就有调查显示:“一些城市的交通枢纽如郑州火车站等地,存在多年的地下非法劳务‘黑中介’,并已经成为各地‘黑砖窑’、‘采石厂’等场所非法用工的源头。”
分析显示,无论是朱合伟遭遇的山东“黑石场”,还是三少年被骗的河北箱包厂,都具有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大、产业形态落后等特点,由此形成的“招工难”使得一些黑心老板铤而走险,走上了购买“黑劳工”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的犯罪道路。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认为,“有需求就会有供应”,火车站附近的黑劳工输送链之所以多年未能斩断,除了警方打击难度大外,主要原因仍然在于有大量非法用工需求;另一方面,正规劳务市场求职门槛较高,也使得一些农民工习惯于“广场求职”、“马路求职”,由此给“黑中介”留下可乘之机。
“从被骗劳工看,具有生活条件差、缺乏劳动技能、没有文化知识、急于赚钱等特点;从政府角度看,存在监管不到位甚至缺位,有的甚至因经济利益默许甚至纵容违法犯罪行为。”史璞说,“由此可见,‘奴隶化用工’现象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管理失效问题。”
还有专家指出,“黑劳工”现象屡禁不止,表面暴露的是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力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一些低端落后生产形式难以转型升级却又不甘被市场淘汰的尴尬处境。
截稿时,《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山东省莱州市柞村镇派出所获悉,在接到朱合伟报案后,当地警方迅速行动,在相关“黑石场”刑拘了6名犯罪嫌疑人,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