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9·11亲历者:第一次感到生命的脆弱
http://news.hsw.cn    来源: 重庆晚报  2011-09-11 08:2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盘点影视剧经典教师形象
盘点影视剧经典教师形象
纽约2012春夏时装周
纽约2012春夏时装周
·台一男与3少女玩4P称其自愿 法官称自愿也判刑
·参与者否认刑诉法修改草案是“警察系统的胜利”
·李双江之子免遭刑事处罚被释放 警方称此事已结案
·河北沧州一民房遭强拆 屋主与拆迁队对峙
·主人度假两周未喂狗 回家后遭饿狗分食(图)
·英国65岁老妇隆胸变成F罩杯 开始约会24岁壮男
 

  9·11,这一天,在美国人的心中是惨痛的、永生难忘的。昨日,记者通过越洋电话采访了3位美国公民,他们对记者讲述了自己10年前的今天。

  “我第一次如此深刻感触到生命的脆弱”

  人物简介:Michael(中文名:迈克)

  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一位重庆女孩的男性朋友。目前居住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职业为建筑项目经理,曾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

  昨天中午12时许,美国临近午夜,迈克接受了重庆晚报记者越洋电话采访。他说,9·11事件让他感到生命脆弱,使美国人心中的伤痛无法弥补。

  “震惊、无助、精神上没着落,最后是伤心。”谈起10年前的9·11那一天,迈克用一连串的词来形容当时的感受。

  迈克表示,袭击发生时,他在亚利桑那州通过电视看到惨状,起初他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在美国人的眼里,美国是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刻感触到生命的脆弱,我很恐惧。”很长一段时间,迈克和朋友都沉浸在悲伤中,每晚为遇难者祈祷。

  9·11事件让美国人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感情的重要性,民众空前团结。

  “生活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彼此间通过电邮、电话联系越来越多了。”迈克告诉记者,如今在美国,自己每周都会和朋友通一两次电话,而在9·11之前,平均一两个月才联系一次。除了通电话之外,也会通过电邮等方式告诉对方自己最近的生活状况,互相问候。“因为我们不知道下一刻,我们还能不能在一起,失去身边的人也就是那么一瞬间,我们需要对家人、朋友投入更多的关爱。”

  在迈克眼里,如今的美国,民众达到了“空前团结”。而曾经身为海军陆战队队员的迈克更表示,虽然自己已经退役,但若国家需要,自己会义不容辞地奔到前线。

  “我对做这件事的人非常生气,想过复仇”

  人物简介:George(中文名:乔治)

  美国人,目前生活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36岁,重庆留学生的男朋友。

  在乔治的心中,9·11事件是一道抹不去的伤疤。如今提及这件事,他仍显得情绪激动。

  乔治告诉记者,事件发生时,还是朋友将自己从床上叫醒,告诉他飞机撞了大厦。起初他也不相信,不相信的理由跟上面的迈克一样。但是很快,在事实面前,他的情绪就从怀疑转到诧异,从诧异转为难受,最后是生气。

  “我对做这件事的人非常的生气,甚至想过复仇。”乔治表示,飞机撞楼之后,政府命令所有的飞机停飞,自己很恐惧地望着电视,看着人们从大楼里跳出来,给纽约的朋友打电话,但电话一直接不通。很长一段时间,天空中没有一架飞机。

  乔治称,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乘坐飞机,也不敢去高楼。“心里总有阴影,担心意外发生。”为此,乔治还漏失掉了一些工作的机会。不仅如此,整个美国的机场安检也更加紧密了,“外籍友人想办美国签证非常困难。感觉美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锁状态。”

  而对乔治影响最深的,是9·11之后带来的经济萧条。大量的亏盘、裁员等,让很多国民都生活困难。

  “美国安全防护在9·11之前肯定是宽松的”

  人物简介:James(中文名:詹姆斯)

  美国人,目前在加利福尼亚,投资商人,已在美国生活30年。

  詹姆斯称,前些时间,美国政府已经通过媒体建议市民,在11日当天,大家最好呆在家里,避免出门引起恐慌和骚动。

  而对于10年前的今天,詹姆斯对记者说:“那真的是可怕的一天。”詹姆斯告诉记者,事情发生时,自己正在看股市新闻,突然画面被切播,自己一下就震惊了,还以为是导播切入电影片段的失误。

  “我非常难过,无法想象恐怖分子为何可以疯狂、残忍到这种地步,更不敢猜测有多少无辜的人受到伤害。”詹姆斯说,9·11事件后,自己一度怀疑人性的自私,“居然会有疯狂极端的人不关心其他人”。而自己也在一段时间之内,对高楼和飞机产生了恐惧。

  不仅如此,詹姆斯还一度对美国的安全产生了怀疑,“至少在我看来,美国安全防护在9·11之前肯定是宽松的。”但詹姆斯承认,现在美国对于恐怖袭击、国民安全保护等方面,关注度都有所提高。

  两个生活在美国的重庆男孩女孩:

  事发后在美异国人受怨气

  现在的美国学生都谈国防

  记者还采访了生活在美国的两个重庆人。凸凸,21岁,渝中区男孩,目前在美国田纳西州,医科类大学生,已在美国生活13年;薇薇,江北区女孩,24岁,华盛顿大学在读研究生,在美国生活了1年。

  “那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这是凸凸对9·11事件最深的感触。那时,凸凸不过是一个11岁的小男孩,还在得克萨斯州上小学。凸凸告诉记者,那时自己刚到美国不久,和家人安分地生活,期望尽快拿到绿卡稳定下来,然而,9·11却让一家人的绿卡梦一波三折。

  “事件发生后,全民都非常震惊和愤怒,有部分舆论压力把目标转到了异国人身上。我可以从他们的眼光中感受到对外来人的极度不信任和怨气。”凸凸称,首先是美国政府方面,对外来人士的签证、办理绿卡等措施,更加严格,考核期也被一再拖长,同时加强了对偷渡等方面的强力打压。不仅如此,在自己和家人的人际交流圈中,也出现了一种不信任气氛,“比如一些重大的项目等,可能不太愿意经由外国人办理。”

  9·11事件后所带来的金融危机,让凸凸的母亲一度失业,也曾一度让家里人的经济陷入困境。凸凸称,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会因为美国国防漏洞、周围人群的眼光,而怀疑自己来到美国的选择。

  而在到美国时间还不长的薇薇看来,美国人经历9·11后对于生命的态度更加虔诚了。“我的美国朋友非常珍惜生命,比如过马路、开车一定非常遵守交通规则,有时连我都难以置信他们的意志力。酗酒开车的情况,我几乎从未看到。”

  另一方面,学校的学生更愿意谈论政治、国防事业。薇薇说,在华盛顿大学,经常会看见坐在树阴下、教室里,谈论美国体制话题的学生,学校里也经常会就此引发一些辩论赛等。

  薇薇还告诉记者,前不久自己特意去了一趟纽约。望着新建成的9·11纪念馆成了地标性建筑,她感触颇深。“我注意到,尽管美国人在大街上都行色匆匆,但几乎每个过往的美国人到了这里,都会驻足片刻。还有人会在这里沉思许久,很难想象美国人对于9·11事件、对于这片区域,那种特别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感触。”

编辑:王静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