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年后,李易国(手捧鲜花者)第一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前面是其父亲 本报记者 赵伯平 摄
9月18日下午5时许,从北京开往汉中的列车徐徐开进石泉车站,车门打开后,一个背着双肩包,中等身材的青年男子第一个跳了下来,他嘴里不停地在念叨着:“回家了,终于回家了!”8岁被拐卖的石泉县后柳镇鲤鱼村的李易国,24年后终于回到故乡的土地。
孩子丢了 老实的父亲没报警
1987年4月的一天,8岁男孩李易国正在家附近玩耍,一个陌生人说是要带他去县上玩,从没去过县城的李易国没给父母打招呼,就跟着这个人走了。年幼的李易国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24年。“当时我和那个人先步行,然后坐汽车、火车,到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9月19日,李易国向记者回忆说,当时在路上他多次要回家,但那个人看见他哭闹就会打他,或者会买一些好吃的哄他,最后他被带到了河北省一个农户家中。这户人家只有一个女孩,掏钱买了李易国。“儿子不见了,我在家附近的山上找了七八天也没找到。”19日,李易国的父亲李嗣军说,在大山里大家都住得很分散,所以根本没想到孩子会被人拐卖,只是以为孩子跑到山上去玩,迷路了,山里头有野兽,又有很多沟坎,找了很多天没找到后,就以为孩子不在了。
李嗣军说:“我是山里人,啥也不懂,当时也没有想到报警。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还能再见面。”
流浪乞讨 只为找到亲生父母
1993年,14岁的李易国因故离开河北养父母的家,开始了流浪乞讨的生活,而每到一地,他都要到处跑着去看寻人启事,希望找到亲生父母。“他们(养父母)让我把他们叫爸妈,我不叫,他们就不给吃饭,还打骂我。”李易国说。
离家出走后,他去过河南、四川、云南等地。刚开始没饭吃就乞讨,晚上就睡在桥下或者别人家的屋檐下,好多次被人欺负,还被毒打过。后来,他在饭馆打工。
2002年,李易国觉得自己在外面漫无目的的找,根本无法找到亲生父母,于是又回到了养父母家中,他希望养父母能告诉自己一些有用的信息。待了1年多,养父母只告诉他当年买他花了6000元钱。2003年,李易国再次离开养父母家外出打工,由于多年来养父母没有给他办户口和身份证,他只能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建筑工地当小工。
去年,李易国学会了上网,他希望通过网络找到自己的家。当年8月21日,李易国在网上发现了宝贝回家寻子网站,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情况发到了这个网站。每天,李易国几乎都会去上网,他期盼着网络能让自己尽快回家,网络志愿者积极帮他分析其家乡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