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王玉普
近年来,各级工会按照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围绕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职工中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一是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列入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工会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和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了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和工会“职工书屋”建设等领导机构,制定了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决议和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与5年规划(2010—2014年),开通了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网站,把公民道德建设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扎实推进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各级工会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以社会道德楷模和职业道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为抓手,推进各行业特别是窗口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每两年一次开展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评选表彰活动,目前已开展十二届,从2003年起,对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和个人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等称号。特别是2007年以来与中宣部等6部委连续开展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在广大职工中引起热烈反响。
三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今年上半年,各级工会开展了“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形势政策任务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车间班组和农民工集中的建设工地,组织了万场形势政策宣讲走基层活动,有1亿多人次职工参加。仅以“工人阶级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开展的庆祝建党9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就吸引了近2亿人次职工参加。
四是大力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各级工会把营造昂扬向上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职工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仅“共铸理想信念,共促科学发展”、“学《纲要》、展形象、比贡献”、工会知识等主题征文、知识竞赛活动,就吸引了数千万职工参与。
今后,各级工会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在接见话剧《郭明义》剧组主创人员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要引导职工学习道德模范,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要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要以先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培育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与社会稳定。要广泛宣传和关爱道德模范,为他们干事创业、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形成崇尚、关爱道德模范的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努力抓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陆 昊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10年以来,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深入贯彻中央《纲要》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
通过“我与祖国共奋进”等导向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通过在各个层级、各个领域开展“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青团员、“大学生自强之星”、“十佳少先队员”等评选表彰活动,宣传了一大批活跃在青少年身边的可亲、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通过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少年儿童“手拉手”、保护母亲河等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通过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弘扬了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诚信和谐的社会风尚。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工作中,在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赛会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不辞辛劳,不怕艰苦,默默奉献,向全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精神状态和道德风貌,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全党全社会对青少年一代进行道德教育取得的重要成果。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各级共青团组织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用各种方式动员青少年学习道德模范,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努力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引导青少年在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的同时,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很难设想一个不爱父母的人会爱他人、爱人民,一个不爱家乡的人会爱祖国、爱社会。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观念的同时,下功夫对青少年进行正直、善良、爱心等基本道德规范的灌输,强化青少年从小树立真善美的基本道德追求,并对触犯基本道德底线的行为给予最严厉的社会谴责以及必要的经济和法律制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在涉及基本道德底线的问题上是非鲜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改变人的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三条:一是信仰,二是利益,三是感情。我们尊重合理的利益,但一个社会还应实现信仰、利益与感情三者的合理平衡,而不能唯物质化、唯利益化。所以,要引导青少年既尊重物质财富创造和合理利益,又要保持精神追求和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感情,在多元价值并存的背景下,努力强化社会道德的基本底线。
推动妇女儿童思想道德教育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洪天慧
道德是民族文化承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公民道德建设是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抓手。实践证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十年来,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在推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密切联系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工作优势,以推进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妇女思想道德素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坚持用教育来提升、用实践来推动、用典型来示范、用舆论来引导,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凝聚妇女的群众性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妇女儿童思想道德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发挥了应有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注重教育、强化实践,大力推动妇女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建设。各级妇联结合不同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在妇女儿童和家庭中进一步大力倡导20字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开展“颂党恩、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爱国歌曲家家唱、“文明新风进万家”、“现代女性大讲堂”、“和谐家庭大讲堂”、“百万妇女网上行”等系列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涨热情和践行公民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第二,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引导妇女和家庭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各级妇联将培育典型、表彰先进作为开展妇女思想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为广大妇女和家庭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
第三,倡扬新风、奉献社会,扎实推进巾帼志愿服务工作。各级妇联充分发掘蕴藏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的志愿服务热情,以妇女和家庭为主体力量,按照立足基层、服务群众、见诸日常、细致入微的工作思路,突出服务家庭、邻里互助、相互关爱的特色,通过在广大城乡社区广泛开展百万空巢老人情感关爱行动、同心牵手地震灾区妇女儿童情感关爱行动、社区巾帼志愿服务行动等巾帼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妇女思想道德教育及和谐家庭建设工作在新的实践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第四,加强调研、强化指导,不断推进妇女思想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建设的创新实践,有力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