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人均三亩地 村民身家超千万
据了解,神木新村征用红柳林村部分集体土地后,为解决村民住房困难,经村委会申请,2009年10月,神木县政府以“神政土批字(2009)80、83、84号”土地审批件,给该村一组宋振刚等38户、王文治等14户和宋龙廷等14户批准宅基地26.15亩。2010年11月,该村二组申请在本组地块内修建村民住宅,同年11月,神木县政府以“神政土批字(2010)398号”土地审批件,批准二组王务仁等25户宅基地9亩。该地批准后,二组部分村民不愿意在批准范围内修建。记者在采访二组村民、村委会主任杨存生时得到证实,多数村民还是等待在规划区修建住宅楼,不愿到别的地方。
9月23日,记者走进红柳林村一组的新村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洋楼,气派的朱红大门,整洁的水泥马路。
由于该地位于新城规内,地价逐年飙升,5月份新村一宗拍卖曾拍出1280万元/亩的高价。据村民介绍,一组共有村民47户,135人。新村开发以来,村里不乏宾利、奔驰、路虎、霸道各种高档轿车。一次开村民大会,提出将政府返还的住宅用地卖一部分,用来启动住宅楼建设。当时有村民表示,超过每亩500万元,可以允许向外边卖,如果每亩500万元以内,村民自己要。
“现在,我们村人均建设用地3亩多,以每亩500万元算,每个村民身家都在1500万元左右。因为开发,村民都富起来了。我们村一个50多岁的双眼瞎子,是个老光棍,2009年,娶了妻,还带回一个男孩。一个50多岁的智障老光棍也娶妻,带回一个男孩。另一个50多岁的聋哑人也已娶妻。”宋买田说。
桎梏
村民意见不一 开发迟迟不实施
据杨存生介绍,返还给两个组的400多亩住宅用地,政府要求统一规划,共同建设,两年之内投入使用。起初,两个组为开发的事进行过多次协商,终因意见不一致,迟迟不能实施。后来两个组达成一致意见,而一组个别村民又反对。就这样一拖再拖,把二组的村民拖在了这个临时板房中一住就是3年多。
“去年6月份,我们找开发商把效果图都做好了,召开村民大会时,村民宋买则,不同意让开发商开发,提出村民自己开发,而村里没有有资质的企业。今年6月份,再次召开村民大会,村民宋鹏飞提出,我的超生女儿不给分配,永远开发不成,并提出由自己开发,而村民坚决不同意宋鹏飞的要求。会议被迫中断。”红柳林村一组组长宋小平感到非常无奈。
“今年6月份开村民大会,提出卖一部分土地,我和大儿子宋鹏飞不同意,儿子当场拿走了会议记录,会议就散了。”一组村民、原小组长宋买田说。
“我大儿子超生了一个女娃娃,乡政府罚了十万元,给上了户,但不允许参与村集体利益的分配。儿子要求超生的女儿参与村集体分配,如果解决不了,就坚决不同意住宅用地开发。”宋买田证实大儿子宋鹏飞阻挡村民大会的原因。
“启动不了,完全是村里自己的问题。”宋买田坦承。
“征地前,我和王浩学、宋春生花了多年的辛苦,种植的一块156亩草地。政府征用后,村里却没有给我们任何补偿,我们受不下这口气,才告的状。”57岁的一组村民王兴田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2007年开村民大会,对政府征用征林草地,当时村民两情相愿,一致同意,开发新村是好事。”王兴田并不反对政府对新村的开发建设。
“现在,县上又给我们续补了两年的房屋租赁费。不能再拖啦,我们配合政府尽快启动住宅楼建设,这几天晚上,我们村上连续开村民大会,大家都觉得要往一块想。”村主任杨存生说。
“这几天,我们也在着手处理这一问题,我们另外给村民租赁了房子,尽快搬过去。同时,在路西边,临时征地建房,解决村民的住房困难。我们也在积极协调村民,争取尽快形成统一意见,尽快报批,让村民早日搬进新楼房。”麻家塔乡党委书记吕小平说。
文/图本报记者 越奋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