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开盛
很少有哪一届联大像今年这样吸引传媒的眼球,因为前来参会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带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那就是申请成为正式的联合国会员国。世界关注的另一点是美国的强硬态度,它早就表明,不惜动用否决权阻止巴勒斯坦入联。作为一个致力于重启中东谈判进程的总统,奥巴马为何硬是不给巴勒斯坦这个面子,其中有什么玄机?
最大的玄机当然是坚定盟友以色列的反对,出于复杂的国内国际政治考虑,美国在每次最关键时刻都站在了以色列一边。以色列主张,巴勒斯坦如要建国的话,应通过与以色列的谈判而不是通过入联来实现。因为以色列可以通过谈判掌握巴勒斯坦建国大门的钥匙,迫使巴勒斯坦在谈判桌上作出一系列让步。如果巴勒斯坦干脆舍此而不走,虽然谈判可能还会重开,但以色列手里的筹码就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正是出于维护以色列核心利益的考虑,美国才不惜软硬兼施,要对巴勒斯坦动用否决权。
那么,对巴方来说,在美国铁定会否决的情况下,它为何还要以一种悲情的姿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笔者以为,结果对巴勒斯坦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入联这一动作对和谈所产生的效果。从目前来看,这一效果已有所显现。中东和谈四方(即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在巴提交入联申请后不久即发表了一个声明,呼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一个月内恢复举行直接会谈,并最迟在2012年年底之前达成和平协议。为了安慰巴勒斯坦,四方还打算召开国际捐赠人大会,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提供“全面和持续的支持”。但遗憾的是,声明没有明确要求以色列停止建设定居点,这相当于要求巴以重开和谈大门却没有提供巴方所要求的钥匙。巴方入联努力最后所得到的,可能仅是一块暂时治疗其困境与悲情的止痛片,其独立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