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是去宿迁园博会
观古今最长的对联?
本报讯 昆明滇池大观楼大门两侧有一幅长达180字的对联,堪称“古今天下第一联”,大观楼因而名列中国八大名楼之一。国庆节期间,喜欢出游的游客再也不用跋山涉水去昆明一睹“最长对联”的风采了,在第七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园博园内,昆明展园内就有一个这样原样复制的大观楼,可以让游客近距离地一饱眼福。
昆明展园占地面积3887平方米,是以昆明故事为背景,以大观楼及其长联为主线,通过形体、体量、色彩、材质来渲染氛围,铺装、墙面、植被均作了独具特色的处理。园林建筑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云南特色,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原样复制的大观楼高15.38米,宽11.8米,所有的匾联、窗门隔扇都是在云南制作,经过2000多公里的行程运到宿迁。
大观楼正门两侧的一副长联,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长联”的180字对联,游客要是想一口气读完,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联为“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为“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长联用繁体字书写,没有标点符号,没有深厚的古文知识,不仅断句困难,就连字也难以认全。上联写的是滇池及周围风光景物,歌颂昆明大好河山及农民的辛勤耕耘,只有劳动人民的业绩永久存在;下联则是联想云南历史,把封建王朝看作不长久的幻影,一朝跟着一朝兴起、衰亡,最后只剩下些断碣残碑横卧在苍烟落日之中。
长联观物写情,内涵深刻,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天下第一长联”等,两百多年来,一直流传不衰,为古今众多名士及广大游人所仰慕及推崇。 高峰 文/摄
昨天,扬州市在扬大体育场举行了“红舞献祖国”全市广场舞蹈比赛,1500多名市民参加了赛舞。 德龙 陈咏 摄
4
还是到南京弘阳广场
听激情的露天摇滚?
10月1日晚上,一台激情摇滚音乐节在南京江北弘阳广场举行,虽然地点在江北,但这场免费的露天摇滚音乐会还是吸引了数千位市民专程赶来驻足欣赏。当晚七点,随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声,音乐会在弘阳广场上拉开序幕,兔女郎、激光舞以及五支来自国内的摇滚乐队轮番上阵,使得现场气氛高潮不断,不少年轻观众站在舞台下挥舞双手,摇摆着身体,和音乐互动起来。据了解,国庆7天,弘阳广场每天都将有不同的时尚活动。
董婉愉 宋峤 文/摄
还有另一种“慢”旅游
厌倦热点线路的匆忙与拥堵
有市民选择到山村体验“慢生活”
由于天气原因,国庆第二天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北高南平”格局,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第一波旅游高潮,而南方部分省市受天气影响,出行人数有所下降。虽然如此,统计显示,南京中山陵仍接待了游客12万人次,同比增长215.8%。剧增的人流和拥堵的交通,相信也令不少在路上的旅人感觉疲惫。
“慢”旅游、“静”度假、“宅”社区……在高速工业化时代,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利用难得的“十一”长假,回避热门旅游线路,回归自然去体验农业文明的情感。
放弃大热门,慢悠悠逛小城镇
大山村的清晨醒得很早。5点多钟,村里的池塘边,就有三五成群的妇女在洗衣服,“笃笃”的捶打声响彻整个村子。一些早起耕种的汉子坐在石凳上抽着旱烟歇脚……
“鸟语虫鸣,露珠花朵,大山村的‘有氧生活’让我忙碌的心停滞下来。”田丽是上海一家外企白领。一年前的春天,她与朋友一起来到高淳县桠溪镇大山村,从此,这里的“慢生活”成为她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真想住下来不走了。”
“前几年出国旅游我都是参加热点线路,一天跑两个国家,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拍照。热闹归热闹,回来什么都不知道。”南京市民王刚说,“这两年,我选择自由行,自己买机票,自己联系酒店,自己问路、自己坐公交车。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常常待在一个地方,游览几个小城镇,速度虽然慢,但是我接触到了那里的风土民情,了解了文化的差异,感受了老百姓的热情好客,这带给我更大的愉悦。”
“今年国庆我哪儿也不去,‘宅’在网络社区里。”豆瓣网的铁杆“豆友”清和告诉记者,主流的休闲方式可能仍是外出旅游,但是豆瓣这类社区网站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丰富的参与平台,让都市人多了很多种选择。“比如我喜欢节奏慢一些的活动,就可以找到很多讲座、生活聚会的活动信息,结识新朋友,分享共同的喜好。”
记者在豆瓣同城页面上发现,发布的活动有音乐演出、展览、讲座沙龙、戏剧曲艺以及公益活动等10多种,而几乎每个活动都有网友标注“感兴趣”或准备“参加”。“十一”长假,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最近一周活动都在100个以上,最热门的活动吸引了上千网友参与;而长假期间的不少简单却不乏创意的小活动,比如上海的“随遇而安”行、“寻找最有上海气息的街道”,南京的“漫步中山大道”都受到不少网友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