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故宫外公厕向游客收费每次1元 环卫局称系私营
http://news.hsw.cn    来源: 北京晨报  2011-10-06 07:3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秋意浓!赏国庆秋景美图
秋意浓!赏国庆秋景美图
苹果发布新款iPhone4S
苹果发布新款iPhone4S
·5男子炮制“艳照”敲诈南昌600官员 已有人汇钱
·台湾男子杀父获死刑 庭上轻狂大笑调戏女检察官
·“副县长女儿微博炫富”追踪:州纪委约谈副县长
·“超速摸胸”事件调查:电脑维修工将照片流出
·四川眉山17岁少女遭绑架 被关地下室158天获解救
·女生被光着身子拖出寝室 遭同校20女生持械围殴

  “十一”以来,故宫每天接待的客流都有数万人,游客上厕所的问题自然也是热门。但是有游客反映,故宫午门外的两处公共厕所全都收取1元的费用,让游客有些诧异,“北京的公厕不早就全都免费了吗?”

  市民反映:公厕收费让人不解

  张女士家在北京,“十一”假期老家来了亲戚,前天带着亲戚去故宫参观。张女士说,一家子人从天安门向北,来到午门外时,小侄子突然想上厕所,张女士想起午门外、劳动人民文化宫一侧有处公共厕所,赶紧带着孩子过去。“没想到上厕所还要收1元钱。”张女士说,当时孩子内急,她只有先交了钱让孩子方便。

  “北京早几年前,公厕不就全都免费了吗,怎么这里还收费?”张女士并不理解。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现场时,其他一些游客对于公厕收费,也表示不解。“收费1元钱不说,卫生纸还要另外花钱购买。”来自长春的游客刘先生说,他在京已经玩了几天,旅游景点、商业街的公厕也去了不少,没遇到一个收费的。“人生有三急,上厕所就是其一,这钱我还不得不交,很是郁闷。”刘先生说,故宫游人众多,收费公厕的收入应不会少,但是让游客感到不便。

  记者调查:周边地区无厕所收费

  记者在午门外走了一圈,发现在左、右阙门外,各有一处公厕,共有十余个厕位,标明收费卫生间的标识。虽然游客对收费有意见,但是上厕所的人依旧排起了队。不过,就在十几米外的一处垃圾桶前,一位外地妇女抱着四、五岁大的儿子把尿,“上个厕所花一块钱,不划算。”妇女淡然地说着,并没有为不文明行为感到不好意思。

  公厕的管理员手中,已经拿了厚厚的一把钞票,上厕所的游客几乎没有断过,由于时值旅游高峰期,记者粗略统计,半个小时约有近百位游客如厕。但是对于一天的收入多少,公厕管理员并未透露,收费原因则是“领导让收”。记者随后也交了1元钱上厕所体验了一下,发现这处厕所并无特别之处。

  记者随后在街头寻找到一些同类的公厕,在安外大街的一处移动公厕,厕所里的设施和故宫外的移动公厕一样,不同的是这处厕所不仅免费,而且还免费提供卫生纸。同在东城区,却是两种标准。而在与故宫临近的北海、景山等公园门口也都有公厕,但是并不收费。

  ■相关部门

  收费公厕属私营

  东城区环卫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采取冲水、还是发泡等方式清洁的移动公厕都不收费,但前提是局直属的移动公厕,而故宫外的公厕属于私营性质的公厕。“东城区967个公厕,每年可以获得拨款,但是私营性质的公厕享受不了这项政策,只能自负盈亏。”工作人员说,因此该公厕可以收费。

  有市民认为,在故宫这样游客众多的地带,可以由环卫局直接设置移动公厕,而不是设置私营性质的公厕,不再收费方便游客。对于这种建议,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实现起来还不太可能。

  晨报96101热线新闻首席记者 王彬 文并摄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