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讯(记者 宜茜)“当前要引导各类资金积极支持西咸新区、宝鸡副中心城市、渭南陕西东大门及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建设,实现金融资源的空间优化,在各类资金利用上,注重财政资金对各项事业的投入。”11月17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系统性融资规划》。即日起,该《融资规划》也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关天经济区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完成目标
发布会上,陕西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介绍,关中—天水经济区自建设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区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完成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2011年1-9月份,实现生产总值541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70亿元,分别增长14%和3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和6.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规划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财政”
据介绍,2011年-2020年未来10年间,关中经济区需要完成融资总量55545亿元,其中常规性(惯性和自然性)融资供给量41889亿元,资金缺口为13656亿元。“十二五”期间,融资需求量为21018亿元,融资供给量16860亿元,资金缺口为4158亿元;“十三五”期间,融资需求量为34527亿元,融资供给量25029亿元,资金缺口为9498亿元。
为了确保融资目标的顺利实施,《融资规划》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财政”;创新融资模式,支持经济区经济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取向,灵活运用融资创新工具;激活并引导经济区民间资本投资;实施金融开放战略,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打造金融高地,构建区域融资保障体系;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优化金融资源空间布局,支持新兴经济中心和增长极的建设与发展;改善和优化经济区的投资环境;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加强金融人才的开发和培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