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明年建保障房以公租房为主 优先考虑大龄低收入者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11-19 09:0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安徽农村现农民“普京”
安徽农村现农民“普京”
广告恶搞各国领导人接吻
广告恶搞各国领导人接吻
·贵阳一医院贴告家长书:我们医务人员不是神(图)
·四川女公务员被官员强奸续:安监局副局长被撤职
·女儿私奔被父扇耳光 男友打准岳父婚事反被同意
·已婚男子瞒妻子参加相亲节目 征婚成功备受争议
·巴西度假河滩浅水区出现数千食人鱼 15人被咬伤
·美公司推出泰坦尼克号沉船游 遭遇难者亲属痛批

  “在摸清底数的情况下,各市结合政策制定相应的保障范围,房源信息全部在网上公开,受保障对象依照电脑摇号接受轮候排序。自己啥时候能住上保障房,上网一看就知道。”在昨日召开的全省保障性住房工作落实督促检查会上,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给受保障对象吃了“定心丸”。

  明年保障房建设将以公租房为重点

  截至10月25日,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48.13万套,占目标任务的107.36%;初步确定明年建设的总任务是40.08万套,将以公租房为重点。

  据悉,在即将于11月25日结束的全省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工作中,截至11月16日,全省累计调查登记数量为164.16万户,占城镇人口比重的25.66%。

  分配政策倾向大龄低收入人群

  省住建厅厅长李子青在会上详解了我省保障房的创新理论——“六大模块”,即政策、土地、资金、质量、分配、管理。

  在谈及新纳入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调查工作中的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时,李子青介绍,政策明确要求,对于这两类人群要根据就业时间和收入水平分阶段、分步骤加以保障。优先考虑保障就业时间长、收入低的群体。

  在谈及备受关注的分配时,李子青指出,通过住房状况调查情况,我省将建立保障性对象数据库;以此数据按一定的标准确定保障对象总数后,再科学地确定住房建设的规划;对数据库中已确定的保障对象,将按类别摇号,一次性确定轮候次序;摇号结果同步录入轮候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开。

  力争五年内建立完善保障房数据库

  江泽林强调,不但要建立数据库,还要在五年内尽快实现让所有被保障对象知道自己的保障房大概在什么时候能享受到。

  他透露,国土部“奖励”给我省的3万亩土地指标将用于各市重点项目的建设。

  另外,江泽林还重申了我省年底将用2亿元奖励保障房建设排在前列的市,保障房建设十佳县还会分获600万元的奖励。江泽林说,干工作绝不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得好得奖励,干不好必须有个说法。

  保障房建设情况纳入考核“一票否决”

  特别出席会议的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强表示,省考核办已将保障房建设情况明确列入考核项目内容,占有一定的权重。而且保障房建设项目的考核将作为考核优秀等级的“一票否决”指标,适用于各市区及承担了与保障房建设任务相关的省直机关部门。

  省考核办还将对保障房建设每月进度排名报表进行汇总,作为平时考核的一项基本依据,以杜绝年终突击。本报记者刘兢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南京保障房被曝用瘦身钢筋 官方称符合国家标准   11-11-18 06:05
·西安市民申请保障房可到户籍所在社区办理   11-11-18 04:28
·南京保障房工地被指用瘦身钢筋 商家每吨赚千元   11-11-17 13:41
·住建部重申保障房开工标准 “挖坑待建”不算开工   11-11-13 10:28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